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4:城事·专题
形成“鲁派民居”青岛样板~~~
~~~
~~~城阳区第二十八届民间艺术节展演活动举行
王文峰龙文娟家庭:~~~
市政设施建设:~~~2023年青岛继续加速推进市政道路建设“成环成网”,全面完成东岸城区“煤改气”任务,增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
王文峰龙文娟家庭:
老手艺新灵感,传统花馍传承非遗技艺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栩栩如生的生肖福兔,象征平安吉祥的福袋、葫芦……又是一年传统元宵佳节,在即墨区北安街道新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岛市文明家庭”王文峰、龙文娟家庭带来的“花样馒头”,受到大家的喜爱。作为王宿庄“花样馒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龙文娟和丈夫王文峰以面为料,以手为艺,将一块块小小的面团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造型各样的花馍,在传承和交流传统文化的同时,营造了节日期间家庭团聚的浓厚氛围。

  王文峰的父亲王昌欣曾是北安街道南龙埠村的一位老教师、老村支书,也是王宿庄“花样馒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担当、服务、坚守”一直是王家不变的家风家训。良好的家庭氛围塑造了王文峰正直善良的淳朴秉性,对传统文化和家的坚守也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妻子龙文娟。2016年,原本在外地从事广告宣传类工作的夫妻俩决定回到家乡,传承家族手艺,将它发扬光大。“爸爸妈妈他们都做了二三十年,我们就想着,老辈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做,可能就没有人做了,觉得挺可惜的。”就这样,原本对面食文化并不了解的湘妹子龙文娟被王文峰的家风文化所吸引,不仅一门心思投入到王宿庄“花样馒头”的制作中,还开公司、办企业,将王宿庄“花样馒头”的影响力扩散开去,带动村民就业。

  这几年,龙文娟博采众长,积极创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研究花样馒头的新花样、新做法,通过新老结合的方式,赋予老手艺新的灵感。王文峰、龙文娟夫妻俩始终认为,要想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必须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于是他们发挥专业特长,挖掘文化历史、创新产品研发,通过注册商标、成立公司等方式,实现了传统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将产品远销到黑龙江、海南等地。同时,夫妻俩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办了“非遗进校园”项目,让更多的孩子体验传统文化。龙文娟还加入了北安街道巾帼志愿服务队,将自家店面打造成面向社区群众免费开放的“非遗传承体验”文化厨房,公司也成为村民“非遗传承体验”文化活动联络点。

  在王文峰、龙文娟的耳濡目染下,儿子王嘉逸也展现出对传统面塑文化浓厚的兴趣,和家人一起创作了《牡丹花开——祈愿国泰民安》面塑作品,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被学习强国等多家平台报道。“现在,儿子也成为班级中的传统文化传播小达人,经常和同学们分享传统面塑文化知识,让小伙伴们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龙文娟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爱上这股‘国潮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4版:城事·专题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工赋青岛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艺术青岛
   第10版:艺术青岛
   第11版:青报读书周刊
   第12版:琴岛
青岛10个村庄(社区)入选第三批美丽村居建设市级试点
欢乐闹元宵
百余个民俗节目轮番登场
老手艺新灵感,传统花馍传承非遗技艺
让城市宜居宜业又宜游
青岛日报城事·专题04老手艺新灵感,传统花馍传承非遗技艺 2023-02-06 2 2023年02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