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1月18日清晨5点10分,天还没亮,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内,“向阳红52”船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缓缓掉头,驶离码头,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开赴距离青岛55海里的千里岩岛。当天,自然资源部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以下简称“千里岩海洋站”)站长姜文凯乘船送蒋涛、杨军涛、陈昭旭3名观测员上岛,替换在岛上的车豪杰、张辉、郭栋。这是千里岩海洋站春节前最后一次值班轮换和物资补给,也是青岛日报记者连续第八年登岛千里岩,记录他们的守岛故事,见证千里岩的变化。
“前后靠岸准备!”经过4个多小时的航行,“向阳红52”船抵达千里岩。听到船长指令,船员们开始准备靠岸。姜文凯等人也忙碌起来,清点、打包补给物资。早已在码头等候的车豪杰、张辉、郭栋张开双臂,踮着脚向船上挥手,几乎要跳起来。车豪杰带上岛的小狗“可乐”也兴奋地跑来跑去。他们已在岛上值守了近50天,船的到来意味着可以回家过春节了。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海况好,没有涌浪,潮位也合适。”船尾平稳地停靠在了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码头上,舷梯很快架设好。姜文凯抱起一个装有打印机的纸箱子,快步登上了岛,如履平地。相较以往的肩扛手提,如今船上的搬运装备有了升级,绝大部分的米、面、油、蔬菜、水果、液化气等可以用吊臂吊运到码头。
不过,补给物资要搬运到海拔70多米的千里岩海洋站综合楼,仍然要靠人力。路是贴着海岛石壁修建的300多级台阶,呈“之”字形。数百斤的物资,要来回搬运十几趟。记者“爬”完台阶,来到千里岩海洋站时,已气喘吁吁、两腿发软。而这条路守岛观测员们每天要走五六趟,早已习以为常。
千里岩岛南北狭长,仅有0.135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它好似一叶“漂浮”在黄海中部的扁舟。岛上没有淡水,没有常驻居民,几乎没有泥土。如果没有补给,人类很难在岛上长期生存。遇到大风大浪,补给船来不了,吃饭就成了问题,不得已三顿饭变两顿饭、一顿饭,甚至无米下炊。
千里岩海洋站是我国一类艰苦海洋台站和基本发报台站。7名观测员轮流上岛,每期3人。3名观测员轮流值气象白班-大夜班、小夜班和水文班,观测潮汐、海浪、风速、海表温度、海表盐度等17种海洋环境数据。同时,千里岩海洋站还是海洋防灾减灾的前沿“哨所”,他们可以观测北上台风、浒苔的相关数据,为抗台防台、预测浒苔移动轨迹等提供宝贵资料。
从数据人工采集,到半自动、自动采集,观测的自动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在这里,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都依靠传感器进行自动观测。”在气象观测场,此次的驻岛领队蒋涛指着风塔、百叶窗向记者介绍。现在仅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仍需人工观测。
“目前,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巡查,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要实时监控数据,看有无异常,是否超出阈值;要每天实时将观测数据传输回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就要紧急维修。”姜文凯介绍。2020年8月份,他们就曾经历了海洋站风塔遭遇直接雷击,导致电力中断的事情。为了保证设备尽快恢复运行,他们紧急抢修了1个多小时。部分设备不能恢复,他们就只能冒着恶劣天气,靠人工观测来保证数据监测的连续性。在海岛默默坚守付出40年,姜文凯也因此获评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称号。
令人欣喜的是,过去的一年,海洋站又有了新变化,诸多生活、观测设备进行了“升级”。观测员们生活、工作的综合楼天花板进行了粉刷,用了60余年的储水水库做了整修,水管做了保温防护。避雷设备、验潮井进行了全面更新,新建了一个温盐井。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观测站的搭建已提上了日程。“数据库、数据接入方式、数据管理系统等工作都已在筹备,未来有望实现智能控制,数据自动观测、自动上传、自动预警。”蒋涛介绍。
挥别千里岩,蒋涛、杨军涛、陈昭旭仍在忙着搬运补给。船渐行渐远,他们的身影连同海岛慢慢模糊在茫茫大海。未来1个月,他们将驻守千里岩岛,在岛上度过又一个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