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建筑是一种特别的时间样式。算盘声声,从来不只有华美之意。
当我们从更大的跨度上回望百年前的那段时光时,大大小小的洋行、人流密集的证券交易所、通向栈桥和大港码头的车辆……馆陶路上的熙熙攘攘,真切映照着特殊时代下形形色色的人们内心里地阔天开的渴望。金融与港口天然相长,经贸与开放相通共进,作为当时亚洲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场所,青岛取引所对于观察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经济版图,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百年后的今天,三层高的科林斯廊柱所塑造出的庄严氛围,时刻在提醒着人们这座建筑所走过的历史。是的,馆陶路22号,青岛“金融华尔街”上当之无愧的坐标原点,有它的底气所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青岛取引所旧址,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建筑建于1920年,1925年竣工,由日本建筑师三井幸次郎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我们从空中俯瞰时,建筑中轴线对称和近田字形的平面跃然眼前。该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结合东高西低的自然地形,立面采取错层式处理,临馆陶路正立面为三层,背部近铁路一面则为四层。
青岛取引所旧址是继德总督府后青岛最大的公用建筑,立面用6根花岗石混合式柱子直达三层,强调了建筑的宏大与气势。正如同馆陶路所透出的鲜明开放气息,这座建筑也有着融汇东西的属性,其在设计的尺度和比例上,近似于德国建筑师申克尔1821年完成的柏林皇家剧院。建筑主立面则采取三段式分割法,中部与两侧略突出山墙,两翼下部二层室内墙壁处理为方形柱状,三层设双柱。在中央三角山墙上部两侧附两处高起的塔楼,中间偏后则建成穹顶,增加了建筑的竖向层次和立面丰富感。外墙装饰中将建筑转角均处理为规整的方角状。二、三层窗采用统一线条装饰处理,下方上圆。
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在所著的《老楼故事》中对青岛取引所旧址着墨不少: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在德县路开办了证券交易所(日文中写为“取引所”)。1920年成立了中日合资的商办青岛取引所株式会社,即证券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在叶樱街(今馆陶路)购地兴建所址。在日本人操纵下,取引所成立之初就制造了一起股票风潮,通过大肆哄抬会社股票,造成很多中国人不明真相跟进,上当的中国人大亏特亏,有人倾家荡产。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称株式会社青岛取引所,继续由日本人管理,主要经营花生米、油、棉纱、棉花、面粉、日元、银圆、股票等期货和证券差价交易。1925年,在馆陶路22号建立贸易市场,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强并中国商人创设的青岛交易所,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物资缺乏而歇业。1944年6月,取引所决议解散,1945年5月正式停业。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改为海军北海舰队军人俱乐部。
青岛取引所旧址大楼采用西方古典手法装饰,具有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细节之处体现着浪漫主义色彩。然而恢弘的建筑之下,残酷比浪漫更时常在这里上演,但也将青岛这座开埠时间不长的城市推向世界市场。
时间的温润感让老建筑熠熠生辉,透过琉璃窗,红棕色的地板和楼梯扶手在晨曦和晚霞中泛出好看的油亮。青岛取引所的交易厅见证了多少扣人心弦的起起落落,今天的我们只能站在大厅内想象那时的景象。伴随着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推进,青岛取引所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解,更将是青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新金融聚集区的一大亮点。
上海的外滩、武汉的江滩如今都已是知名的金融文化地标,有着相似基因的青岛馆陶路,新故事也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