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高楼之间,偶尔能看到一大片高矮不同的平房,里面有蜿蜒的胡同、拥挤的店铺、来往的车辆、行色匆匆的打工者……这些元素构成了与现代都市风格迥然不同的另一幅画面,它就是“城中村”。在这里,经常能看到一抹藏蓝色的身影,他们就是“城中村”的社区民警,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片警。面对流动人口多、店铺安全隐患多、邻里纠纷多这“三大难题”,城中村的片警们是如何破题的呢?破题后,他们又是怎样用智慧和汗水来守护着一方百姓呢?
今年是崂山区的“突破提升年”,崂山区将全力推进张村河片区文张、张村、枯桃、中韩4个社区和金家岭街道王家村拆迁,实现村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近日,早报记者走进这4个“城中村”,探访了4位片警的“警察故事”。
走访手绘“作战地图”
对刘化升来说,社区就是自己的“战场”。“24年的从军经历让我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侦察好地形。2016年第一次巡逻中韩社区,我就是这样做的。尽管社区里人员流动性大、治安环境较为复杂,但是房子是固定的,只要画出房屋的分布图,就可以以静制动。”刘化升说。
刘化升带着辅警走访了社区的各个角落,反复核实每一处院落、每一个出租格子间、每一间店铺、每一条胡同。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手绘了一份中韩社区分布图,这就是他的“作战地图”。记者看到,这张分布图上,中韩社区的道路、房屋、店铺、单位、河流等信息标注得十分清晰。
有了“作战地图”后,刘化升又开启了第二步,以房屋为单位,全面摸清流动人员的情况。他带着辅警一头扎进中韩社区,挨家挨户走访居民、店铺,调查房屋居住、租赁情况以及人员信息。
刚开始,一些租房客面对刘化升的调查有些抵触,不肯多说。一次不行,刘化升就多去几次;白天租客不在家,他就下班后再去。上门调查时,他始终面带微笑,看到年纪比自己大的,就叫一声“老哥”,遇到年纪比自己小的,就喊一声“老弟”。刘化升最终用了3个月时间摸清了中韩社区的人员信息。
“中韩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我负责区域内的人员管理、租房管理、治安防范、九小场所消防隐患等,这些事情繁琐、细小、复杂,只有主动靠前,脑勤、手勤、腿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化升说,经过持续的调查走访,他对中韩社区589处出租房屋全部编了号,对租客的相关信息全部建立档案。在排查中,他先后加入社区微信群20多个,共检查九小场所500多处,排除安全隐患10多处。一次次的步巡,让刘化升变成了中韩社区的“活地图”。
多方守护社区平安
刘化升的“作战地图”在社区民警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一次,接到案件协查通报后,刘化升迅速向部分房东查询近期的租客信息,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借助“作战地图”,只花了3个小时就锁定了两名刚刚潜逃至辖区一出租屋内的犯罪嫌疑人,协助外地刑警迅速抓获了涉嫌杀人的嫌疑人梁某、王某。两人被抓后交代,案发后,他们四处躲藏,没想到,刚到崂山就被抓获了。
去年7月,67岁的江苏人沈先生和女儿来到崂山区,寻找失联6年多的儿子沈某泉。借助“作战地图”,刘化升联系了一些房东,很快找到了沈某泉。“沈某泉不愿意认父亲和姐姐。我劝了他3个小时,他终于解开了心结,父子相认。沈先生含泪要给我跪下,被我一把拦下来。6年来这样的场景不时发生,我心里也很受触动。”刘化升说。
疫情防控的3年,对“城中村”来说,是非常紧张、艰难的3年。“去年年初辖区第一次封控,近两万名务工人员被封控在老旧的平房区域,小商店的生活物资瞬间被买光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和党员,我主动向派出所党支部写了疫情防控请战书,申请进入疫情封控区。党支部同意了我的申请,成立了疫情防控突击队。随后,我带领突击队及时稳控,协调街道,迅速应对,稳定了封控区内务工人员的情绪。”
笔记上写着同一句话
“以前觉得这里人杂、难管,有些担心,晚上经常睡不好。后来,我越干越起劲,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刘化升告诉早报记者,在这片“城中村”中,房租便宜、物价低廉、交通便利,还有改造后的务工市场,承载省内外打工者的梦想。
在刘化升的办公桌上,摞着10本软皮工作笔记,这是他从2016年开始在中韩社区当片警以来积累下的,每一本工作笔记的扉页上都写着一句话:“您的平安,我的职责!您的满意,我的追求!”这是刘化升的座右铭,也是对居民们的承诺。为了完成这个承诺,他用脚步去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热心去服务每一个居民和企业。
打开刘化升的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很多人名、身份证号和电话。这些都是刘化升走访时遇到的困难群众的相关信息。对于一些求助事项,刘化升特意进行了标注,除了详细记录事情经过外,事后他还要点评一下,作为对当天工作的“复盘”。刘化升说,这是他24年部队生涯养成的习惯,每日事每日毕,每日事必要总结、反思。
“通过走访,我发现除了常住人口外,中韩社区的流动人口主要有三大类:到城市打工的寻梦人、不愿在老家生活的人、躲避债务等问题的人。尽管不少打工者过着清苦而单调的生活,但他们普遍朴实、乐观,年龄在40岁到60岁之间。支撑他们外出打工的理由有很多,但家人永远是他们前行的力量。”刘化升深有感触地说。
6年“送”出2000多元
每次巡逻时,刘化升身上总要带一些零钱,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会悄悄地塞给对方一点钱。6年来,他已经悄悄“送”出去2000多元。在辖区巡逻时,遇到桥洞和即将拆迁的老屋,总会多瞅几眼。“有些人收入不稳定,舍不得租房或者没钱租房,就会住在这些地方凑合。”刘化升说,寒潮来临,他特别关注这些特殊人群。
就这样,居民们记住了这位热心、热情的片警,很多打工者愿意跟他分享自己的苦与乐。
2021年1月4日,刘化升路过中韩街一处破旧的平房时,62岁的张某拦下了他:“您是不是刘警官?”“是啊!”刘化升正觉得奇怪时,张某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不断致谢:“刘警官,是您救了我!”原来,张某和丈夫老李从临沂老家来青岛打工多年。3年前,张某被车撞伤住院治疗,不仅医疗费花去10多万元,还一直无法下地走动。两年前,刘化升在走访中了解到夫妻俩的困难。刘化升查询规定后发现,两人如果按照在城市居住满两年的政策报销医疗费,能提高不少比例。但两人的居住证丢失了,导致无法享受这一政策利好。刘化升回到派出所后,立刻联系办理居住证的同事查找资料,为张某夫妻出具了证明,让他们顺利报销了医疗费用。“我听丈夫说,有个好人刘警官一直在热心帮我们。多亏您,不然这日子真没法过了……”张某告诉刘化升,自己现在康复良好,已经可以干一些家务活了。
老兵转业当上片警
1月18日,腊月廿七,记者在中韩派出所见到了55岁的片警刘化升。虽然双鬓略有斑白,但是刘化升的腰板挺直、目光坚毅,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退役军人的特有气质,还有人民警察的沉稳、干练和热情,让人印象深刻。
“我是莒南人,二大爷是一名老兵,小时候我经常听他的参军故事。受他的影响,我高中毕业后,18岁就报名参军了。”刘化升说,参军后他来到青岛,在部队荣立过三次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还获得过部队技术比武第一名。从军24年后,刘化升2010年转业,成为崂山公安分局中韩派出所的一名人民警察。
刘化升先后当过社区民警和110民警。2016年初,崂山公安分局增设了3个派出所,重新调整中韩派出所的辖区范围和人员配置。中韩派出所领导考虑再三,专门找到工作踏实、朴实厚道的刘化升,希望由他来负责辖区内人员情况最为复杂的“心腹”之地——中韩社区。
刘化升说,对于中韩社区的情况他早有耳闻。中韩社区位于株洲路、海尔路交叉路口,是距离崂山主城区最近、保留崂山县老村落、尚未被拆迁的4个“城中村”之一。社区里有1500多户、3000多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8倍,是崂山区流动人口最多的社区,更是中韩派出所辖区中唯一的“城中村”。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原因,中韩社区流动人口有所下降,即便如此,该片区流动人口数还在1万名以上。这里人口流动大且快,很多房屋是半年甚至一两个月的短租房,大部分邻里之间互不相识、早出晚归,有些人住的还是被前租户转租过N次的房子;社区里人员复杂,纠纷多,经常因一言不合就发生争吵,有时还会打架甚至斗殴;社区里很多出租屋的门窗等设施比较老旧,小偷小摸发案率高, 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人一提到这个片区就头痛。”刘化升说。
尽管如此,当领导找到他时,刘化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警察,也要听从指挥,再大的困难我也会努力去克服。”刘化升这样表态。
2016年4月,刘化升第一次走上中韩社区的岗位,发现眼前的情况远比他耳闻的还要复杂:在自发形成的社区商业街上,小饭店、网吧、小旅馆等密密麻麻地紧挨在一起;众多打工者来来往往,信号灯形同虚设;株洲路边的“马路市场”上,只要有车辆停下,在路边靠活的人就会“呼啦”一下子围上去,根本不顾路上急驰的车辆……
当时,刘化升所负责的中韩社区平均每天发生警情10多起,约占中韩派出所警情的八成。第一天上班,刘化升带着辅警社区里步巡了3个小时,重点查看了十字大街、路边市场、小饭店、小旅馆。巡逻结束后,刘化升找到了破解之道。
/ 延伸 /
一份特殊的关爱
今年春节前夕,刘化升比以前更忙碌了。“今年春节情况有些特殊,疫情防控政策变了,务工人员可以放心回家过年了,大家却有喜有忧。务工顺利的,早早返回家乡,准备过年了;滞留中韩社区的,基本都是遇到问题或务工不顺利的人,他们更需要温暖。”
正月初一,早报记者跟随刘化升一起到中韩社区巡防。“老李、老张,过年好。今年春节不回去了?”看到一些务工人员,刘化升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在一些出租房里,刘化升除了给留青过年的务工者送上节日祝福,还送去了香肠、水果等物品,并且留下自己的联系卡,告诉他们,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自己。
“逢年过节,我们会主动询问一些滞留人员是否需要帮助。6年来,我先后帮助20多名务工者返回家乡。”刘化升说。
2021年6月8日,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中韩村83号房的房东向刘化升求助,他发现出租屋里的一名单身老人行为可疑。“我立即前去调查,经过沟通,得知这位姓王的老人已经到了喉癌晚期,在青岛没有亲人。老人提出想见见远在西安的侄女。我联系了老人的侄女,对方刚生完孩子。经过多次沟通,一个月后,老人的侄女来青岛把他接到了西安。上周我电话回访得知,老人去年6月在侄女家中病逝了。”
中韩社区有一些外来人员因多年在外不回家,不仅没有家人的联系方式,有时甚至个人身份信息都不全,一旦出事,连个能帮忙的亲人朋友都没有。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刘化升都会启动多方资源、想尽一切办法查找线索,联系其家人,帮忙处理善后工作和相关手续。6年来,他处理了近百起这样的事,先后多次收到家属的感谢信和锦旗。
去年11月1日,刘化升给一名在中韩社区广场猝死的甘肃籍男子办理手续时发现,他身上只剩下两元钱。在跟他的家属沟通后得知,该男子因为跟老母亲闹矛盾,卖了老家的房子后四处打工,即使没挣到钱,也不愿意回家。刘化升得知男子母亲是当地困难户之后,便主动帮忙跑手续,帮其免除疫情隔离期间的相关费用。
“每次处理这样的事情,对我内心的触动都很大。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那些不愿意回家的务工者听,希望他们能够想明白,有家才有生活的希望,亲情永远不能割舍……”刘化升说。
6年来,在刘化升的努力下,中韩社区的警情大大下降,如今已不到中韩派出所警情的三成。
聊起新年的心愿,刘化升说,在新的一年里,首先要把社区治安管理放在第一位;其次,要更加积极主动帮助务工人员,特别是为遇到困难的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在分局、所里的指导下,我想创建一个更加平安和谐的‘城中村’,让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得更好。”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韩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