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鲜中有两种鱼,形状和蛇有些相似,或者说和淡水中的黄鳝有些相似。这两种鱼一种叫鳗鳞,一种叫鲫勾。区分很简单,但是有些人就分不清。
鳗鳞鱼和鲫勾鱼都是青岛的海鱼,不仅口味不同,价格也有天壤之别。鳗鳞鱼在青岛向来就属于高档鱼类。据说鳗鳞鱼在海里时,是吃鱼的鱼,因此该鱼的油性比较大,肉质紧实,肉香可口。鲫勾鱼则不同,在青岛西海岸一带,它常被渔民简称为勾子鱼。与鳗鳞相比较,鲫勾鱼肉质松软,口感也绵软,只有鱼的鲜美,而缺少鱼肉的香醇。另外,鲫勾鱼身上的细鱼刺特别多,这些细刺扎在鱼肉里,根本无法剔除,这也影响了口感。
因为两种鱼外表有些相似,多年前曾有景区的旅游饭店将价低的鲫勾鱼当成鳗鳞鱼销售给顾客。其实对老青岛人来说,只要看一眼这两种鱼,就能区别两者。鳗鳞鱼表面非常光滑,颜色透亮,鱼的脊背处有白色的花点儿;鲫勾鱼的表面则相对粗糙,颜色也不是那么鲜亮,通体一色到底。
鱼类的高档与低档,都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关键还在于如何烹饪这些天然的优质食材。鳗鳞鱼通常有两种吃法,一是辣炒,一是晒成鱼干后烤着吃。辣炒鳗鳞是青岛菜中的一道名菜,鳗鳞切段后佐以辣椒、青椒等爆炒,这当然存在厨师手艺的高下之分。
鲫勾鱼的做法也大体相似。此鱼因为鱼刺太多,红烧后入口要当心鱼刺卡喉。再一个也是晒成鱼干后烘烤和上锅蒸,不过鲜香的味道比鳗鳞相差太多。最值得提及的是用鲫勾鱼包饺子。青岛海鲜饺子的品种很多,其中有鲫勾鱼水饺就是一绝,不过如今制作这道美食的饭店已经很少了。
鳗鳞是青岛人的口语,也有写作鳗鲡的。鲫勾也是青岛人的口语,也有写作鲫钩的。另外,鳗鳞鱼还可细分为星鳗和沙鳗,鳗鳞可以海钓,一般用乌贼鱼做诱饵等等。这些都太细致了,暂且不论。
文 许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