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3日讯 记者从青岛黄岛警方了解到,经过20多天连续侦查,办案民警行程超过6000公里,在广西多地抓获了10名在班级群里冒充班主任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今年8月16日,黄岛警方接到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徐老师报案,有人在班级微信群里盗用他的头像和名字,通知家长以发红包的方式交资料费,每名学生的费用为198.5元。骗子还宣称,前20名交费的,孩子可以得到一张品德卡。部分家长信以为真,按照要求发红包到群里。混进班级微信群的骗子不止一人,学生家长在群里发了红包后,他们立即抢收红包。
徐老师发现后,立即在群里提醒学生家长不要再发红包,家长们也赶紧互相提醒。不过,还是有18名家长发的红包被骗子抢走,损失金额共计3573元。与此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其他学校也发现了此类骗局。
冒充班主任诈骗的案件发生后,黄岛警方高度重视,刑侦大队牵头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工作,安排精干力量围绕微信群、红包等进行资金流、网络流全链条分析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分散在广西多地。
9月1日,黄岛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村派出所、琅琊派出所的6名民警赶赴广西调查。他们在防城港市、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等多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行程达6000多公里。9月6日,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民警组织收网抓捕,一举抓获叶某华、蔡某等10名嫌疑人。
经查,叶某华等人承认先后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多所学校的家长微信群里冒充班主任老师行骗的事实。目前,其中5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两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另外3人被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办案民警坚持追赃与破案并重,加大追缴力度,共追缴资金两万多元,为受骗群众挽回损失。
警方提醒,针对冒充班主任老师的骗局,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防范。此类骗局在新学期开学前后出现的比较多,骗子获取了班级群的二维码,扫码进群后,将名字和头像都修改成班主任老师,并在群里发出交资料费的通知行骗。
警方建议,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对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入群。如果班级微信群里发布收费信息,学生家长应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实,不要盲目交费。特别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都不要把微信群名片分享到其他的微信群。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齐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