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雷
本报2月16日讯 16日上午,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联合城阳区国城小学、荟城小学、景明学校,在国家首批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白沙河、墨水河入海口湿地开展“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开学第一课研学活动。百余名师生以湿地为课堂,通过生态巡护、观鸥科普、文明倡导等,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教育之旅。
活动伊始,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为学生们讲授“湿地与候鸟”主题课,生动阐释了湿地的“地球之肾”功能及海鸥种类、迁徙习性,强调科学、文明观鸥,不随意投喂、不惊扰鸥群、不丢弃垃圾,爱护湿地生态环境。
学生们在志愿者带领下,仔细观察海鸥觅食的场景,进一步学习海鸥种类、习性等知识,并与海鸥友好互动。
白鸥舞动间,文明薪火传。这场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开学第一课,不仅为孩子们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也以青春力量擦亮了青岛的城市文明名片。以研学实践为平台,推动“鸥遇青岛 文明相伴”主题活动从寒假向开学季延伸,向中小学生群体拓展,在助力推高“追鸥逐浪”旅游热度的同时,也让文明旅游理念更加入脑入心,引领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