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本报9月6日讯 6日,《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新书发布会在即墨古城学宫举行。本次发布会是继山西洪洞县、广西宾阳县之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方言文化调查点实地举办的第三场新书发布会,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青岛市教育局、鲁东大学承办,旨在推动语保工程标志性成果助力地方语言文化名片打造,服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是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被先后列入“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共计50册,包括37册汉语方言卷,13册民族语言卷。其中,《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按照语保工程科学、统一规划,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岛语言文化现象展开深度调查记录和保存保护。该书共分房屋建筑、日常用品、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婚育丧葬、节日、说唱表演等九个大类,通过融媒体技术打造音像图文四位一体的新阅读体验,多角度呈现了青岛方言文化魅力,是语言保护助力打造地方语言文化名片、服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