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世上只有一个圈套,那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已经成为英语中的一个固定用法,用来形容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跌进逻辑陷阱。它已成为荒谬的、带有欺骗忽悠性质的暗黑规则的代名词。
这一名词的创造者来自约瑟夫·海勒,美国黑色幽默文学流派中最著名的作家。《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黑色幽默文学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却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2023年,正值约瑟夫·海勒诞辰100周年,他的“黑色幽默五部曲”的中文版也由译林出版社完整出版,其中包括最重要的五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完美如金》《天知道》《最后时光》,它们共同搭建起海勒完整的黑色幽默框架,从职场到家庭,从生活到信仰,约瑟夫·海勒以其冷静克制的语言让我们在荒诞中捧腹,在痛苦中自嘲。曾经的荒诞世界,时至今日,不但没有过时,反而随着年纪与阅历的增长,愈加领悟了笑中带泪的真谛。荒诞继续在现实中蔓延,军规一样的圈套,正一次次上演,无处不在……
开怀大笑后的荒诞恐惧
1961年,《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起初市场反应平平,而后随着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兴起获得民众的强烈共鸣,迅速成为畅销小说。和以往的战争小说不同,虽然海勒是二战的亲历者,但书里并没有太多对战争的正面描写,它关注的是人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战争本身的荒诞。
小说没有英雄人物:42个章节里,有37章是以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命名的。主人公约塞连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记录战争中人类的疯狂和非理性:夜夜梦魇、失魂落魄的饿鬼乔,为了升官不断提高飞行任务次数的卡思卡特上校,沉迷于阅兵训练的偏执狂沙伊斯科普夫,大发战争财的食堂管理员米洛,身为军医却疑病重重的丹尼卡……小说中充斥着战争的荒诞:医院不再是死亡的象征,反而成了“避难所”——医院里的病人远没有约塞连在医院外见到的多;基督教不再救赎——卡思卡特上校要求随军牧师塔普曼在战前祈祷“把炸弹投得密集些”……“第二十二条军规并不存在,对此他确信无疑,但这没用。问题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而这才是远为糟糕的,因为不存在的对象或条文可以嘲笑或批驳,可以指责、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谩骂、啐唾沫、撕成碎片、踩在脚下或者烧成灰烬。”
海勒曾在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时说:“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这正是海勒幽默中蕴含的深度,即使在引人发笑时,他也在搅动人们心中最深处的情感。而正如作家本人所说,你可以从小说的任意一页开始阅读,因为小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单向时间线,而是呈放射状,所有的人物、事件都围绕着军规转动。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源于始自19世纪末的现代反理性主义思潮,它在20世纪蓬勃发展,尼采、索绪尔、弗洛伊德等引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对理性主义的质疑和背弃,继而在文艺领域也出现了以反逻辑、反因果关系、反时间顺序的形式来表达主题,20世纪以来频繁出现的“反戏剧”“新小说”“反小说”“元小说”等风潮,都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将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等12名作家的作品编辑成一本小说集,书名叫《黑色幽默》,即是用夸张、扭曲的手法放大现实的荒诞不经,描绘一幅幅混乱而荒诞的世界图景。
给王朔新小说带来灵感的作家
1976年,在内部交流的铅印刊物《现代外国文学》第2期上,推出了约瑟夫·海勒的专辑,内容包括一篇“前言”、海勒的两部代表作的节译本——《第22条军规》和《烦恼无穷》(这次新版更名为《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以及万余字的评论资料。这次颇具慧眼与胆识的尝试开启了黑色幽默在中国的传播。1997年,译林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杨恝、程爱民、邹惠玲翻译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同年6月,又出版了由王约西、袁凤珠翻译的《最后一幕》(新版中更名为《最后时光》),这也是该作品的中文版首次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海勒作品的译介也影响了莫言、王朔等作家的创作。和海勒一样,王朔的黑色幽默小说聚焦于“反英雄”小人物,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言,其历史小说《起初·纪年》的创作受到了海勒《天知道》的直接影响:“约瑟夫·海勒的小说曾对我产生过决定性影响,让我学会了对幽默感的处置和重视。”
在《天知道》中,作家讲述了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大卫王的故事:晚年的大卫带着苦乐参半的留恋,更多是悔恨,在病榻上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年的战功,八段婚姻,让他心碎失望的孩子,缠斗的一生,还有一个不知是把他遗忘了还是抛弃了的上帝……这是一则在充满敌意、缺乏理性、孤独冷酷世界中生存的当代寓言,像是新译本扉页中的那句话:“人独自怎能得暖?”
无处不在的规则圈套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是,如果一个飞行员疯了,他可以获准停飞。他必须做的,就是提出停飞的要求。而一旦他提出停飞要求,就证明他不是疯子,而必须执行飞行任务……这构成了一个悖论:只有不可能提出要求的人,才允许提出要求,从而进入一个死循环。
而战争结束后,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消失了吗?并没有!类似的悖论无处不在。在作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续篇的《最后时光》中,曾经的主人公们要对抗的已不再是法西斯的炮火,而是疾病和死亡。而他们同样越是渴望逃离,越是深陷其中。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与幽默在海勒的小说中不断延伸和突破。《最后时光》中提到,“信息自由法案是一种联邦政府的制度,它要求所有有关机构必须向申请得到信息的任何人提供他们储存的所有信息,只有那些他们不想提供的信息除外。”人们陷入另一个逻辑的循环和往复的矛盾;《完美如金》中,主人公戈尔德为了在白宫获得要职,他需要让他的情人康诺弗嫁给他,但后者的条件则是,他需要在白宫担任要职才能娶她。《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的主人公鲍勃相信,“只有一个明智的人,才会明白自己其实很愚蠢,而只有一个愚蠢的人,才会坚信自己是明智的。”
把“中年男子的苦闷”留到最后
如果我们要阅读约瑟夫·海勒,从哪一本开始呢?在豆瓣上,网友给出了如下意见:“先读读《第二十二条军规》或《完美如金》,然后深吸一口气,最后再准备好一头栽进《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在另一位美国黑色幽默大师库尔特·冯内古特看来,《一个中年男子的苦闷》恐怕是“世界上最不开心的书之一”了。
小说中的鲍勃不开心,工作把他掏空,让他筋疲力尽,使他与世隔绝。在无可逃避的办公室政治之下,是蔓延终日的忧郁,还有来自同事和上级的恶意与琐碎羞辱。家庭生活同样令他窒息,一切好像都几近完美,无可怨诉——位于郊区的独栋大屋、安定无忧的生活、优雅动人的妻子、三个成长中的孩子…可是,鲍勃正处于他的精神危机的边缘。
“有许多日常生活中的小冲突,如今我只有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屈辱才能应付过去。”“我所拥有的痛苦足以让我和所有我认识的人分享,我这一辈子都用不完。”“我的头脑是一个独立的大都市,里面不管白天黑夜,到处充满了闪光、阴影和各种各样的人物,还有小小的短剧和衣冠楚楚的地精。”作家刻意让男主以喋喋不休的重复手法来抱怨一切,营造一种令人感同身受、烦躁不堪的氛围。
冯内古特对这部小说评价道:“这本书有什么益处吗?有的。书中的内容很精彩,读起来有催眠的作用。它就像一颗精雕细琢过的钻石般剔透而锋芒毕露。海勒先生的专注和耐心在每一页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假如一个中年男人有650页密密麻麻的几乎没有标点符号的内心世界,他就算再有趣也未免啰嗦了点。这明显是作者的圈套,所有人都在崩溃边缘,往往在躁到顶点的时候,一碗鸡汤突然送到嘴边,你张开嘴巴,几乎感动到流泪,然后看到他毫无波澜地把碗打碎在眼前,你瞠目结舌。我简直无法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天才。”一位豆瓣书友如是描摹阅读这部被作家本人称作他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