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向浩瀚的海洋要水!”走进位于李沧区印江路2号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随处可见这条标语。每天数万吨来自胶州湾的海水,在这里源源不断地变成淡水。
自2013年起,全省第一个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正式通水,开创了青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的先河,如今累计供水已超1.4亿吨。10多年来,青岛水务集团以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为己任,深耕海水淡化领域,推动建设3个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至此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3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供水量全国领先,成为全国最大的市政海水淡化运营公司。
不仅如此,青岛水务集团充分发挥海淡先发优势,以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并搭建了投资运营、科研服务、装备制造、资本运作和工程建设五大平台,形成了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复制的“青岛模式”——企业发展市场化、厂网运营一体化、应用场景多元化、创新驱动平台化、产业发展链条化、政策支持多样化。
如今,一张更大的青岛海淡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规划布局百发、董家口等规模化应用基地,延伸带动海水淡化产业集聚发展,强化科技研发集成创新,构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发展生态,培育新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预计到2025年,青岛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50万立方米/日,淡化海水将成为青岛重要的供水来源。
在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西侧,扩建工程正在收尾中,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设备调试,百发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已具备送水条件。至此,百发海水淡化厂产能达到20万立方米/日,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市政供水示范项目,标志着青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迈上新台阶。
这条海水淡化规模化发展之路,青岛水务集团已探索了十多年。2013年,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这个10万吨级的海水淡化项目投入运行时,在全国首家获得卫生许可证,也成为全国首个主要用于市政供水的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截至目前,用于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水累计超1.4亿立方米。
“山东规模最大的两个海水淡化项目都在青岛,除了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我们还有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产能在10万立方米/日。”青岛水务集团海淡公司总经理张所新告诉记者,10万吨级以及20万吨级规模的海水淡化项目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于2016年建成供水,与百发项目不同的是,它以“工业直供”为主,目前日供水超5万立方米。
近年来,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积极拓展海水淡化利用新空间,依托百发和董家口两个10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形成了市政和工业供水规模化应用模式,并探索海岛、船舶等更多应用场景。在这两大项目的支撑下,目前青岛每天实际应用淡化水13万至14万立方米/日,近10年来累计供水已超2亿吨,约相当于14个西湖,有效缓解青岛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项目运行投产后,全市的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32.4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二位,约占全国总规模的14%。
“百发二期项目光设备就有4万多台(套),部分关键装备和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化,其中超滤工艺的20组设备部件已全部国产化,反渗透的5组设备用了一组国产,总体国产化率可达76%。”青岛水务集团海淡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姜丽娜介绍,经过这些年的创新发展,国内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百发海水淡化项目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中试平台,推动了海淡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应用的进程。
除了在设备上进行国产化替代来降低成本,青岛水务集团积极拓展产业链,通过开发下游附加产品来提高经济效益。
“海水淡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涉及领域宽广,具备长期高增长性,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张所新表示,他们推动建设全国首个海水淡化特色产业园,吸引海水淡化上中下游企业集聚,打造百亿级产业链,同时建成过滤膜组件产业化基地、海水淡化膜处理装备基地及水处理系统装备制造基地,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
对于百亿级、千亿级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来说,这一切仅仅是开始。青岛水务集团已勾画了清晰的蓝图,继续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扩大海水淡化应用场景,打造海水淡化运营平台,为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水源支撑。同时建设百发、董家口等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示范项目,开展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形成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