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一个有着悠久双拥传统的城市。1983年11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场会在青岛市盲校举办,会上介绍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105舰与青岛市盲校军民共建的典型事迹,“水兵与盲童”的故事从那时起成为青岛军民共建感人至深的传奇。
共建三十多年来,虽然舰、校的官兵、师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共建公约修订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共建工作始终没有间断。青岛市盲校举行重大活动会及时通报105舰,只要情况许可,舰上都会派人来校参与,因此在学校举行的活动中,经常能看到105舰官兵忙碌的身影。
今年2月16日,位于黄海深处的边防海岛——长门岩岛有了拥军书苑。长门岩岛位于黄海深处,面积仅0.16平方公里,是个无淡水、无居民、无航班、无耕地的“四无小岛”。自1962年3月起,岛上便有了驻军,60多年来,一代接一代的守岛官兵,以碧海为纸、以血汗为墨,书写着扎根海岛、保卫海防的爱国诗篇。
去年,根据驻岛官兵需求,青岛市拿出专项资金,为驻长门岩岛部队投资建设多功能图书室。项目施工历时近3个月,建设过程中,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多次推演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克服恶劣天气等困难,先后9次上岛施工,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建成。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以来,多次登岛调研,协调全市20多个部门,投入近2亿元为长门岩岛安装了海底电缆,彻底解决了驻岛官兵用电问题。青岛市还为守岛官兵安装了空调、5G信号基站以及运送货物的卷扬机等,多种形式为驻岛部队纾困解难,极大提升了部队官兵的工作、生活质量
今年5月以来,为展现退役军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时代风采,持续发挥标杆引领和时代风范作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警备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举办2023年度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通过深入挖掘典型、逐级择优推荐、严格综合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冯凯等10名同志为2023年度“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
一身军装,一生军魂。退役军人虽然离开了军队,但始终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信念记在心间,保持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继续发光发热。
今年是青岛首次开展“最美拥军人物”评选活动。10名青岛“最美拥军人物”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积极融入部队建设改革和练兵备战,满腔热情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是军民鱼水情的最美见证。
“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也是青岛军民鱼水情深的最美见证。在一个个新的战位上,他们担当作为、奋斗奉献,谱写了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新篇。
青岛是一方红色热土,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实为要、以干为先,持续探索双拥工作新模式、新路径,大力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凝聚军地双方服务国防军队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营造良好氛围,我市在“八一”建军节期间将开展包括走访慰问、座谈交流、演出活动、军民共建、荣军实事、氛围营造、走进军营等7个系列185项拥军优属活动。
驻青部队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驻青部队大力支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旅游品质提升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开展山头公园整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同时,驻青部队积极参与地方抢险救援、疫情防控,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薛华飞 刘佳旎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