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7:城市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环境好了、活力满了、社区新了……从这些“熟人”眼中看白沙河片区之变
“青岛天河”为北部城区扎上金腰带
环境好了、活力满了、社区新了……从这些“熟人”眼中看白沙河片区之变
白沙河航拍图。 栾丕炜 摄
白沙河生态守护人徐立强。
白沙河河畔绿道吸引了不少“夜跑族”。栾丕炜 摄

  这里变化很大,鸟儿马上要换上更舒适的家了!”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徐立强看着眼前的白沙河感慨道。出生于崂山脚下,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经20余年,城阳人徐立强见证了白沙河这些年的变化。今年8月,随着城阳区白沙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南岸先开段的开工,今年年底,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周边市民休闲运动滨水景观带就将打造完成。这条“青岛天河”,不仅将给两岸生态环境带来改变,更将给白沙河两岸的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这条横贯夏庄街道与流亭街道的“金腰带”将逐渐形成。

  生态守护人:

  卖了房守护鸟儿的“新家”

  为了让野生动植物有个安心的“家”,徐立强辞了工作、卖了房。2018年,青岛市城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立,在成立初期,会长徐立强卖掉了在城阳区购置的唯一一套住房,在远离村居的地方建起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站。为了一条河,为了那些栖息着的野生动植物,徐立强至今仍觉得很值。他也是近些年白沙河生态变化的见证人,谈起曾经的白沙河,徐立强不禁皱起了眉头。

  “白沙河下游的大片湿地,因鱼虾、蟹贝、水草资源丰富,成为很多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和落脚点。与此同时,当年灭绝捕捞的行为也很多,给白沙河生态造成严重威胁。”2017年,徐立强联合有关部门,开始对白沙河进行生态修复,开展“护飞行动”,清网、投喂、护飞,为来这里觅食的候鸟打造一片理想的栖息地和庇护所。累计制作并在崂山西麓、胶州湾畔湿地、白沙河湿地等区域悬挂了1.3万余座人工鸟巢,为1500多只野生鸟类提供了繁衍栖息的温暖家园,就连“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也被吸引来了。

  对于即将建成的白沙河片区湿地公园,徐立强满怀期待。“湿地是地球之‘肾’,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对于城市发展以及调节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据了解,白沙河片区将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绿化,更多栽植适地适生树种,加强抚育管护,提升绿化品质,注重河岸亲水性,优化生态休憩功能,提升防洪度汛能力,营造河畅景美的滨河环境。

  “每个物种都有它的价值,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未来,徐立强还将继续守护着白沙河。随着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的开展,白沙河也将成为城阳区乃至青岛的一道亮丽的“绿飘带”。

  河岸夜跑人:

  这里“气质”变得更年轻了

  如今,白沙河河水清亮,两岸杨柳依依,沿河漫步、健身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常态。尤其到了傍晚,在白沙河两岸,不少“夜跑族”沿河跑步健身,家住智慧生态城小区的张先生便是“夜跑族”中的一员。他平时一般从白沙河桥出发,沿着绿道跑到白沙河大桥,来回约8公里。“我不习惯在室内跑步机上跑,在这条白沙河旁的绿道上跑,环境好而且还安全。”据悉,张先生与不少邻居当初正是看中了白沙河的环境,才决定在周边买房安家。

  有时从一条河中,就能看出一个片区甚至一个城市的大致样貌。随着白沙河的蝶变,这条“母亲河”也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潮”,整个白沙河片区的气质也在悄然改变。

  随着北岸城区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市民选择到城阳安家。据悉,目前城阳区120万人口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外来人员,15岁至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达到68.52%,用“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来形容城阳毫不为过。相应的,年轻新市民对于环境以及文化、旅游、体育、娱乐产业等的配套要求也越来越高。城阳急需一次气质上的蜕变,这种变化在白沙河上已开始显现。

  今年5月,城阳牛刀小试,在紧靠白沙河的流亭机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机场音乐节,给来自全国各地的6万多歌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7月,2023年青岛市首届非遗文化节在白沙河畔举行,一场非遗水陆光影秀《潮起白沙河》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留影,热度空前。通过“非遗+艺术+科技”的形式,让白沙河彻底“潮”了一次;在白沙河畔举办的中国·青岛白沙河全程马拉松接力赛,成为青岛最值得打卡的热门赛事……

  正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了宽广的白沙河,白沙河也在用越来越时尚的方式“引流”,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通过新消费、新场景、新体验,白沙河片区将成为越来越受青年人欢迎的“潮流圣地”。

  两岸老居民:

  改造一条河更新一座城

  以往低矮破旧厂房连片,如今机械轰鸣加速建设……即将住上崭新的楼房,白沙河两岸居民满怀期待。位于白沙河畔,人口约4000余人的赵村社区,临河而居、因河而兴。多年来,因种种历史遗留问题,赵村社区成为了白沙河畔的城中村,各种疑难杂症一直困扰着赵村人。“盼了20多年,从孩子出生就盼望拆迁,一直盼望到现在。如今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娶媳妇的房子有了。”说到赵村社区的城中村改造,刚刚完成签约的高先生,难掩心中的喜悦。

  作为青岛十大低效片区之一,白沙河两岸片区计划拆迁420万平方米,腾地2万亩,城阳区将该区域划分成13个拆迁单元。去年9月,赵村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搬迁住宅房屋约1400处,成为片区内首个改造的社区;去年11月,港东社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同步开启;今年4月初,邱家女姑社区召开城中村改造党员居民代表大会,邱家女姑社区城中村改造也正式拉开帷幕。未来,这里将完成城中村彻底清零。

  “与房子相比,其实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更看重的是区域的环境,未来的发展空间。”赵村居民高先生说。如何激活低效片区,是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的关键棋。根据总体规划,这里未来将打造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胶东经济圈创新服务高地、青岛北部休闲消费中心、青岛市绿色宜居城区。

  生态之河、青春之河、发展之河。在白沙河的串联下,白沙河片区即将被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艺术气息浓郁、青年人乐居乐业的“金腰带”。这条“青岛天河”即将迎来“重生”。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市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7版:城市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8版:新观察
   第A09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10版:资讯
   第A11版:教育
   第A12版:教育·师说
   第A13版:活动
   第A14版:活动
   第A15版:活动
“青岛天河”为北部城区扎上金腰带
青岛晚报城市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A07“青岛天河”为北部城区扎上金腰带 2023-08-24 2 2023年08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