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1日讯 成立空壳公司、冒用贷款人信息、找来假抵押车……短短几个月内,青岛一家融资公司被这种方式骗贷300多万元。城阳警方接警后经过50多天的调查,将这个内外勾结的骗贷团伙打掉。
今年5月底,城阳警方接到一家公司报警,他们在赤峰的分公司办理融资业务时,其中8辆车未能过户,涉及抵押放款共计300多万元,可能遭遇了骗局,城阳公安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始调查。民警赶到赤峰,找到了分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孔某。孔某称,这些业务全部由他审核把关,所有程序和手续无一遗漏,其他事宜毫不知情。
民警调查得知,这8辆车原本抵押到赤峰的分公司后,应该由一家租车公司对外租赁。民警找到租车公司,公司负责人王某承认,他为了赚钱按别人要求注册公司,平时没有具体业务,只用公司的账户收款、提现。
民警检查该公司放款流水、抵押车辆等信息发现,贷款人和抵押车的车主遍布赤峰多个区、旗。民警20多天内辗转1000多公里,与涉案人员逐一见面,发现这些贷款人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冒用其他姓名;部分实际贷款人拿到了钱款,却没有拿到约定的贷款额度;此外,那些车主都不知道自己的车要被抵押,部分车主只是把车辆手续外借用以销分,得点好处。
民警继续调查,办理贷款事项的中间人赵某、和车主打交道的于某很快浮出水面。民警研判赵某、于某、王某的轨迹信息及经济往来,又把范围扩大到赤峰分公司的业务负责人孔某,弄清了他们的作案手段。7月30日,专案组第三次赶赴赤峰,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四人抓获。
据交代,赵某、于某和孔某平时就有业务往来,三人谋划着做点“大买卖”,于是让王某注册了一家车辆租赁公司,赵某物色贷款人,于某负责找车,孔某负责办理假手续、假合同、与总公司沟通贷款事项,王某负责回款,同时把过户、租赁的戏份演足。短短几个月,他们骗出了300多万元贷款。目前,四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