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进度条”告急,开学的日子近了。又一群大学新生即将作别在家被父母“嫌弃”的日子,踏上新征途,开启新生活。近日,多所驻青高校发布新生大数据,勾勒出2023级萌新群像。高校各学院新生男女比例如何?最小新生多少岁?新生中哪个姓氏最多?叫什么名字更容易碰到“另一个我”……记者梳理了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三所高校新生大数据,一起来看今年即将来青的小伙伴都有哪些特点。
青岛大学
最萌本科新生仅14岁
今年,共有7342名本科新生加入青岛大学,其中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法学、自动化、工商管理五大专业录取人数最多,分别为330人、240人、182人、180人、180人。7342名学子中,女生3465人,男生稍占优势,共3877人。如果把目光转向体育学院,这种优势将呈倍数增加——该学院男女比例为12.3:1。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女生占比全校最高,男女比例达到1.5:10。
“什么情况这是?”“真热啊今天。”“考不考试了还”……走在校园内,新生可能随时随地能听到亲切的倒装句,毕竟在7000余名新生中,有5358个山东人。其次,来自贵州、广西、新疆、浙江的小伙伴也不必担心找不到各种搭子,因为校园里除了山东人,就属这些同学人最多了。
2023级新生多数是2005年出生,不过也有年长者生于1999年,今年已经24岁了。最小的小伙伴生于2009年,今年只有14岁。在新生当中,1月18日出生的最多,还有18人跟党同一天过生日,28人跟祖国同一天过生日。今年有351名新生是少数民族,人数排名前五的为:维吾尔族61人、回族55人、壮族36人、土家族35人、苗族22人。
按照社交平台上的说法,山东大汉人均1.8米,山东姑娘人均1.65米。不过事实并不绝对。青岛大学也对新生身高作了统计,河北男生平均身高最高,达到1.79米,西藏女生平均身高达1.66米,位列女生榜首。
青岛理工大学
年龄最长者已经36岁
今年9月,将有9526名新生跨越山川湖海,相聚在青岛理工大校园内。其中64.34%的学子将前往西海岸新区校区,27.18%的学子进驻临沂校区,只有8.48%的学子来到市北校区。这9526人当中,还包括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专科生。
2023级新生男女比例为1.78:1。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三所院系为:机械与电子工程系7.62: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6.95:1、土木工程学院4.21:1;女生占比最高的三所院系则是:基础部1:11.83、马克思主义学院1:7、人文与外国语学院1:2.86。
今年新生共来自3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民族有俄罗斯族、哈尼族、达斡尔族、仡佬族等25个民族。新生当中,王姓同学人数高居榜首,共971人,李、张、刘、陈等姓紧随其后。在青理校园内,如果大喊一声王子涵、陈琳、李昂、刘硕、张家豪等名字,大概率会有多人转头应声,因为这些名字重名的比较多。此外,冷僻姓氏也不少,比如次、滑、尼、拿、丑、黑、别等。
在8051名本、专科新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36岁,“剧透”一下身份,是一名退役军人。最小的年龄只有16岁。新生中共有48人生于10月1日,1月6日生的有47人,1月20日、10月8日生的均为45人,9月2日报到当天还有22人过生日。
青岛科技大学
“王子涵”“王硕”更易重名
今年青科大有7786名新生“加盟”,男女生分别为4947人、2839人,比例达到1.74:1。这一新生比例体现出明显的理工校园特点。其中机电工程学院的男女比例为6.3:1,外国语学院男女比例为1:2.94。
新生当中,来自聊城一中的小伙伴可能更不容易有新生的孤独感,毕竟这一所学校里就有59人考到了青科大,此外来自莱州一中、夏津一中的小伙伴也能在大学内与同学们再续高中情,两校各有52人来到了青科大。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其中有二十五个民族集结在青科大。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62人、维吾尔族42人、满族36人。
来到青科大,王子涵、王硕、王昊、王浩、王磊、李佳、刘浩然、刘洋、张家豪等同学更容易找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都是重名“大户”。王、张、李姓同学人数位列前三名。还有一些同学姓氏较为少见,比如乜(niè)、仉(zhǎng)。
新生中多数人是出生于2005年的“鸡宝宝”,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1994年,今年29岁,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今年15岁。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