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更新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动向,并不断变换着内涵。城市更新热的母题下,城市更新实践与大众传播也开始展现话题框架下的同构关系,在此背景下,我们试图探讨城市更新话题下创新叙事与正向传播之间存在的规律,从重建城市传播与城市生活的勾连、与城市新政的互动、与城市人文的共生出发,解析新时代城市更新传播的路径与旨趣。
新时代城市更新是项“综合治理”
新时代城市更新主旨路线已从建造升级为营造,概念指向社会综合治理……“推动城市更新,要点在于打造新的、独特的城市魅力。城市魅力的增长点恰恰在于以前忽视的一些要素:如人情味、烟火气、地方特色的文化等。”在时代发展的向度中,每个城市自我更新的内驱力都来自城市实际,“私属定制”的城市更新计划,需要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维度展开思考,去构想对城市空间与建筑的修订、城市人文的提炼及新型社区的构建等,并将构想付诸实践,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改进。
有专家将新时代下的城市更新总结为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空间改造、功能升级和文脉传承。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个层次,可以总结出城市更新衡量效果的标准:能否达到新旧间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有了文脉传承,城市更新在空间改造和功能升级中才可以做到更新如故;城市空间与功能从人文出发,才会成为市民依恋的故土,游客向往的远方。
城市更新传播的话题景深
既然与城市人文、城市文旅已然发生强黏连,城市更新自然成为城市传播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若借此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景深,突出城市更新项目对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的承担作用,就能培育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城市更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首先,要重视历史建筑承载的文化传播力。我们要关注施政者通过何种手段厘清老建筑与新建筑、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城市更新中进行文化保育与传播化育,打造既活化本地居民的居住体验,又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具有城市人文美学特色的经典之作,形成建筑传播的文化围观。
其次,要捕捉文化碰撞对城市传播动能的激发作用。聚焦城市更新中对传统项目的现代化实践,当历史文化资源创新转变为现代化符号时,其自身具有的文化传播动能,就会进一步提高传播的有效转化率。反之,现代化精神注入历史资源,也同样是一个赋能和价值叠加的过程。
最后,当下城市更新实践无不重视特色生活体验区的再造,其间通过开办文博场馆勾连城市记忆,举办城市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市民业余生活,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助推城市精神文明等方式,促使传统生活与新生活发生融合与互动。
将内容优势转化成传播势能
新媒体与新传播技术改变了传播平台和路径,也重组了传播与受众的关系,城市更新传播只有注重整合传播媒介,使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技术共同释放中介力量,恰如其分地传递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传播平台的使用上,应探索深化传统媒体与其他平台协同发展的策略;新技术的应用则可“对号入座”,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城市更新聚焦的历史建筑、著名景点等数字化,以最直观的方式吸引观者;将城市的特色美食、文化习俗等制作为短视频,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实现精准投放……当一个城市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多元样貌、包容性等种种特质在互融共生的过程中转化为传播势能,必将引发更多话题,吸引更多关注,实现更多扩散,“可沟通的理想城市”抑或出现。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