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A06:火热的一线
青岛市开展第22个公务员献血日活动~~~
传唱红色经典 感悟初心使命~~~
~~~
去年共接待游客601.3万人次~~~
~~~
暑假期间 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本报7月17日讯 2023年暑期已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巩固“双减”成效,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有效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合法权益,17日,青岛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校外培训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暑期校外培训注意事项。

  市教育局提醒,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朋友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客观看待孩子发展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督促孩子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

  要理性选择校外培训。家长朋友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切不可盲目跟风,过度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暑假期间,任何学科类培训均属于违规培训,请家长们自觉抵制,不要送孩子参加。如确有需要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一看“证照是否齐全”,注意实地查看培训机构是否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证照。二看“师资是否合格”,从事培训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或职业(专业)资质,相关资格证是否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三看“收费是否合规”,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标准等信息是否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四看“培训是否超时”,校外培训机构各类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应晚于20:30。一些机构未取得教育主管部门发放的办学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办学资质,又无质量保证,存在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

  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缴费。教育部推出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广大家长可通过APP选择培训机构和购买课程,切勿私下使用现金或转账等方式直接支付培训费用给培训机构或工作人员,自觉抵制“预付费享优惠”“买一年送一年”等促销诱惑。

  家长朋友可以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看培训机构资质、课程、师资等信息,并进行线上选课、购课、销课、评价、退费等一系列操作。按照有关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向学生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购买课程时,系统将自动生成《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明晰双方权利义务,明确退费办法。

  暑假期间,我市将继续加大对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行为的查处,如果有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均为违规培训,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有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要及时向培训机构所在地区相应主管部门举报。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要及时收集好证据,与培训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权,妥善解决。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 记者 王世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3版:城事更新建设 让生活更美好
   第A04版:活力海洋之都 精彩宜人之城
   第A05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A06版:火热的一线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A09版:城事
   第A10版:警戒线
   第A11版:新企点
   第A12版:博览
两天540人撸袖献血18万毫升
这场主题党日活动“文艺范”十足
暑假期间 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城阳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文旅品牌
青岛市城市供水水质公报
青岛晚报火热的一线A06暑假期间 学科类培训均属违规 2023-07-18 2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