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风雨兼程,74年奋楫扬帆,人民海军一路守卫深蓝,向海图强。在壮阔的海军阵容中,有一艘特殊的远洋船——J121号。1984年,它承载着308名海军官兵勇闯南极,以中国军人速度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4周年之际,青岛市军休活动中心在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荣归记忆 童心慰蓝”——中国首次赴南极护航科考图片展暨国防教育宣讲活动,专门邀请青岛晚报小记者与原海军J121船老兵、91999部队官兵代表一起踏上一场特别的“深蓝之旅”。
诵日记观照片
听老英雄讲过去的故事
“我深知这次航行任重道远,绝不会一帆风顺。但我暗下决心,作为一名战士,要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去完成我国考察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晚报小记者刘芳菲、赵奕光、马钰涵、丁家齐深情诵读《南极日记节选》中,活动正式启幕,1984年惊心动魄的南极之行再次被打开。
跟随首次赴南极护航科考海军官兵杨西平、李圣华的脚步,小记者们开始参观图片展,以崇敬的目光触摸一张张老照片。据了解,此次图片展分为启航、航行、建站、荣归、展望五部分,精心修复100余张图片,展现308名海军官兵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全过程。
“在西风带,涌浪像城楼一样高,铺天盖地向船扑来,一会好像要把船吃了,一会把船高高抛起,万吨重的船在这里犹如一片树叶一样。”李圣华回忆那段旅程仍心有余悸。杨西平则为小记者们介绍了到达南极后建设科考站的过程。在两位老英雄的讲述中,小记者深入了解了那段遥远而真实的远征故事,回顾了一代代海军官兵是怎样敢于超越前人、敢于探索未知、敢于挺立潮头,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一张张蓝图变成了现实。
在展览现场,参与首赴的海军老兵和现役官兵代表不时交流,他们分别见证了J121号的过去与现在,往昔点滴瞬间汇聚成时代的记忆,这场历史的对话也让部分小记者红了眼眶。
瞻航母看视频
将海军视作超级“爱豆”
74年劈波斩浪,海军舰艇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012年,随着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我国从此迈入了航母时代。活动中,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原副教授、市军休老年大学思政系主任郑海燕为小记者们带来一场中国航母发展史讲座。
“大家知道,我国现在有哪几艘航空母舰吗?”郑海燕抛出问题开启讲座,话音刚落,小记者矫文博已经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是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他准确的回答、丰富的知识储备获得郑海燕点赞。随后,郑海燕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小记者们介绍了我国现在的航母情况和发展历程,还展示了歼-15着舰的视频,引来了阵阵赞叹和掌声,让记者们零距离感受我国军事能力和海洋国防教育的魅力。
讲座中,当郑海燕介绍起“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的事迹,小记者们秒变“星星眼”,“他让中国掌握了航母的舰载电磁弹射技术,这才是同学们最应该追的星。”听完郑海燕的介绍,小记者们奉上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深刻认同。在互动环节,当被问到“我眼中的海军是什么样”时,小记者们纷纷举手,“我认为海军都是英雄!”“他们都是最勇敢的人”……沉浸式观展、聆听讲座让小记者们心中燃起对海军的满满尊崇之情。“长大后我要当一名‘兵’记者,去航母,采访船上的英雄,记录那里发生的事情。”小记者赵培旭听完讲座后兴奋地说。
挥画笔绘军舰
心手相连绘出强军梦
画下国旗最鲜艳的红,画下舰载机展开双翼搏击长空,画下辽宁舰阔步大海中……活动现场,海军老兵、部队官兵还和小记者们一起描绘了《辽宁舰壮美航迹》画卷。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画着,将自己对人民海军的一腔深情倾注于一笔笔线条、一抹抹颜色中,完成画卷绘制后,他们还自发用稚嫩笔迹写下“祝中国海军发展越来越强”“希望海军叔叔一直健康,完成每个任务”等祝福语。
“图片展让我们重温了当年的岁月,没想到因为我们的故事,市军休活动中心把部队、市民、孩子都聚集在一起,共同为海军庆祝生日。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也会继续将海军故事和南极精神传承下去。”看到小记者绘制的画卷,看到他们真诚敬仰的目光,杨西平激动地说。小记者宋知忆则说,能够和老英雄、海军叔叔一同画《辽宁舰壮美航迹》是一种幸福,他们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她努力学习。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市军休活动中心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4周年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举,近期还将陆续开展多个形式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营造军民共庆海军节浓厚氛围,让“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成为参与市民的情感认同和自觉行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小记者 赵奕光 宋知忆 王钰童 马钰涵 刘芳菲
小记者手记
绘出中国科考壮伟蓝图
赵奕光(青岛文登路小学):朗诵着《南极日记节选》,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仿佛回到了1984年。当胸前挂满勋章的海军老英雄为我们介绍赴南极科考的历史照片,我更是听得入迷,也了解了每一张照片后面或踌躇满志或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为海军74载壮阔航程骄傲,我要向所有为了守卫祖国抛洒青春和汗水的海军致敬!
王钰童(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杨爷爷、李爷爷寥寥几句带过了南极科考的艰难,我却听得眼眶湿润了。作为中国人,看到人民海军有如此的坚定意志,我感到无比自豪。他们以中国人的一腔热血,绘出中国科考的壮伟蓝图。走出展馆,天空蔚蓝。我看着手中的国旗,心底的责任感又重了一分。
马钰涵(青岛榉园学校):读着《南极日记节选》,我仿佛看到了1984年中国人如何叩响了南极的大门,走向了那片向往已久的地方!在活动中,我很荣幸能够和老英雄杨西平爷爷合影,他嘱咐我要好好学习。看到我对他佩戴的多枚勋章很好奇,他又给我讲了这些勋章的来历,原来每一枚勋章都有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