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近段时间,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执行院长赵宇波工作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短短半个月时间,赵宇波先后4次带队赴位于西海岸新区、胶州市的7处家电制造工厂专题调研,梳理出机器视觉改造类相关诉求40余项。“通过AI赋能,为生产环节装上‘火眼金睛’,可大幅提升质检效率、生产效率,已有不少企业将产线的机器视觉改造列入2024年工作计划。”赵宇波说。
搭建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上百家企业受益
产线的机器视觉改造,正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抢抓制造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机遇窗口,开展“伴飞行动”,于2023年启动的一项重点工作。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分支,机器视觉应用场景越发广泛,是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板块之一。然而,相较于长三角、大湾区等先进区域,当前,青岛企业在机器视觉的研发和应用等领域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机器视觉是实体经济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供需两端普遍面临着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等客观困难。”赵宇波表示,为助力青岛加速破题,今年8月,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率先发力,推动成立山东省首个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聚集和链接机器视觉领域高端人才、技术资源,打造“一站式AI+视觉”软硬件系统验证及产业化平台,缩短企业技术装备化、装备产业化周期。验证中心成立3个多月来,已对接服务110余家企业,近40家企业初步明确升级改造意向。“机器视觉可以破解我们生产过程中智能检测和智能控制的‘老大难’问题,将进一步为公司发展降本增效。”胶州市一家智能制造互联工厂相关负责人周先生透露,2024年公司将全面启动产线的机器视觉改造。
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只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通过搭建桥梁、平台,助力青岛加速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一个缩影。除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外,该研究院已先后参与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创建,投资打造了计算医学概念验证中心、集成电路可靠性验证及测试筛选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其中,计算医学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已与青大附院围绕“超声探头导针架”等8个医工转化项目开展深度合作。“概念验证中心在‘大产业+小集群’中链接各方需求构建场景验证与应用基地,可以推动相关产业实现指数级成长,2024年,我们计划围绕通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在青岛再建设1-2个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赵宇波表示,坚持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技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以概念验证中心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抓手,今年以来已服务上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科研机构。
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14家企业年内落地
打造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同时,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还通过链接驻青高校院所及全球创新资源,助力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聚焦科学研究和商业转化之间的“死亡之谷”问题,目前,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已与山东大学(青岛)、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近20家机构的学者,以及相关产业平台形成有效合作,汇总梳理科研成果逾400项,转移转化先进技术101项。“我们与山东大学屠长河教授团队合作,推动基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缺陷检测分析项目落地实施,目前项目已启动天使轮融资,引来不少投融资机构的关注。”赵宇波介绍,相关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也推动了智能制造、计算医学、信息与智能融合等领域的一批优质项目加速向其所在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集聚,“成立3年来,我们已累计培育(孵化)科创企业63家,其中49家落地青岛,14家为今年新近落地。”
今年刚落户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青岛市产研深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实施海豚计划,推动高校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的一个样本。该公司的新一代内窥镜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技术成果源于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历时一年多,该项目成功完成了从技术成果到产品、从研发团队到企业的转化,并于今年3月成功融资500万元。“公司注册以来,充分借助园区的集聚优势和产研院的创新生态,业务规模实现稳步增长。”青岛市产研深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化说。
“定位于转化科技成果、培育新兴产业,成立三年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主要做了做桥梁、建平台、育产业三件工作。”赵宇波表示,通过组建投资基金,建设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扎实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正加速推动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