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本报8月11日讯 11日上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在5部获奖长篇小说中,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以最高票当选,其它4部作品分别为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这也是青岛作家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此前,青岛作家尤凤伟的《中国1957》、杨志军的《藏獒》曾先后入围过第六届、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4年一届的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是国内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杨志军此次获奖的《雪山大地》,自去年面市后就得到了文学界的持续热议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杨志军自上世纪80年代创作小说,凭借以《环湖崩溃》为代表的“荒原系列”、以《藏獒》为代表的“藏地系列”和以《雪山大地》为代表的“理想主义三部曲”享誉文坛。作为坚守严肃文学的创作者,杨志军保持了每年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速度。
《雪山大地》以上世纪50年代的沁多草原为背景,以父亲、母亲深入牧民生活为主线,情节贯穿了雪域高原生活的方方面面,描摹出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书写了一部边疆地区的发展史、一部牧民生活的变迁史、一部雪域高原建设者的精神史。评论家认为,《雪山大地》是杨志军作品里最具史诗意味的鸿篇巨制,它契合了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价值观,也是作者创作规划的自然产物,因而获得最高票也是实至名归。
杨志军得知获奖消息时正在青海老家采风,他手里还有多部作品计划推出。之前,杨志军在《雪山大地》研讨会上曾表示:“我感恩雪山,感恩生活,感恩草原牧民,我的回报就是不断地写出有关青藏高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