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5:专版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回顾与展望“青岛之变”
打开新空间,城市更新“直抵人心”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回顾与展望“青岛之变”
周建亮
赵健鹏
米荆玉
孙欣
王凯
任晓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去的一年,青岛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现良好开局,16件市办实事任务目标如期完成……这一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们是亲历者,更是记录者。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新的一年,青岛将继续拼搏奋斗、真抓实干,创造更多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成果,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让城市更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全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周建亮

  一座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需要面向未来,打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空间。2022年,青岛聚力城市更新建设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倾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美好家园。

  2022年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局之年。这一年,青岛实施了总投资3496亿元的10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和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实现突破性进展,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城市发展骨架进一步撑开,为青岛实施“强龙头”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交通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城市发展品质的优劣,影响着市民幸福指数,关乎着城市发展后劲与未来竞争力。从穿海而过的海底隧道,到拔地而起的高架路,再到蛰伏地下的轨道交通,以及纵横交错的主干道路和越织越密的城市支路……或加快推进,或改造拓宽,或延伸贯通,一个个“可感知、可触摸”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速落地,一个又一个的城市交通“堵点”不断被打破,一条条崭新的道路“直抵人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快速路网加快成环成网,“车轮上的青岛”越来越快。市内交通方面,海尔路—银川路立交、辽阳路快速路主桥、南京路拓宽改造、唐河路—安顺路、劲松五路打通等一批重点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等城市骨干路网项目全面推进,搁置多年的跨海大桥高架二期、重庆路快速路等项目顺利开工重启。对外交通方面,全长130公里的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青岛潍坊之间再增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畅通青岛和上合示范区的对外联系,提升胶东机场的辐射力,更好地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新建南幅提前半年完成调流通车,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工程开工,青岛高速公路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轨道上的青岛”持续延伸,“城市生长轴”向更多区域延展。地铁建设和运营赛道竞展风流,地铁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创下了地铁线路从获批到开建的“青岛速度”。随着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青岛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稳居国内前十强,北方第二城。地铁4号线开通后,沿线的7座换乘站将既有地铁1、2、3、11号线“穿线成网”,如同“金腰带”一样,在青岛地铁线网中起到“贯穿东西、四通八达”的作用,对缓解主城区部分路段地面交通紧张状况,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加速构建城市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2023年是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青岛将继续上紧“发条”,纵深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攻坚,全力以赴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十大领域攻坚行动。其中,市政设施建设方面,围绕市政道路、公用设施、过街设施计划推进80个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攻坚项目28个,加快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董沂铁路、董梁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工程、莱青高速公路等12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开建。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方面计划实施项目28个。其中,地铁及市政项目12个,TOD开发项目16个。地铁6号线一期力争实现空载试运行,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面进入土建主体施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新的一年,期待着这座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绘就更新更美的蓝图。

  日月不迟 大道畅行

  □舆论监督部首席记者  赵健鹏

  大年初一,朋友和我相约自驾去南京过春节,先到我家楼下集合。比约定时间早10多分钟,朋友已在楼下打来电话:“我提前到了,劲松五路最近已经全线通车,不用绕路,过来的时候一路畅通。”“你发现没有,去年青岛新修通了好些路,开车出门越来越方便。”新春第一天,朋友们见面聊的第一个话题居然是青岛的道路。越聊,大家越心情畅然。

  过去的一年,青岛这座城市正通过“六个城市”的打造实现发展跃迁,完成能级重塑。其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就是要彰显山海城湾一体特色,在“环湾引领、组团布局、蓝绿交融、网络支撑”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指引下,加速提升交通、居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高效衔接能力。青岛聚焦交通拥堵等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家园。一批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一个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一条条新建拓建道路陆续通车,城市面貌焕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

  道路畅通是最能直观反映城市建设的标尺之一,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南起银川路、北至黑龙江路接开平路的劲松五路全线贯通,辽阳路快速路(福州路—海尔路段)主线桥通车,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主线桥通车,南京路拓宽道路通车,株洲路打通工程完工通车……一张体系完整、四通八达的一体化城市交通网不断完善。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便捷交通逐步实现。道路畅通让城市更宜居,发展更具活力,也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青岛日报视频号日前发布了一条《南京路拓宽改造 对比看变化》的短视频,一位网友在评论中留言:“前天跑了一趟,确实好跑了,给青岛点赞。”一位网友感慨:“在道路建设上,近两年很给力。”另一位网友在《劲松五路打通》的短视频后留言:“老期待了,小孩在同安路小学东校区上学,紧邻劲松五路,我在海尔工业园上班,道路开通后大大缩短距离,可以每天低碳步行上班,太好了。”朴素的语言,切实的感受,真挚的情感,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送走农历虎年,农历兔年已经到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时间开出了发令枪。这是需要奋力再出发的一年,我们将用努力和执着让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愿景变成美好现实。

  为“自己人”喝彩

  □文旅体全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米荆玉

  正月初三凌晨,一位青岛电影人晒出北美AMC院线上映《流浪地球2》的截图,现场上座率高达六七成,同时晒出的还有《流浪地球2》片尾字幕里致敬青岛电影人、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团队的画面。也是在这一天,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之间的票房竞争开始往前者的有利方向倾斜。春节档一向是擅长上演“逆袭”和“反转”的档期,对于青岛影迷来说,《流浪地球》系列两部电影都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片中从流亭机场、西海美术馆到跨海大桥都能分辨出青岛的“底版”,让人亲切又自豪。而《满江红》由张艺谋旗下的艺榭(青岛)影业出品,该片女一号瑶琴也由青岛籍新任“谋女郎”王佳怡出演,可以说,与青岛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此外,另一部春节档动画大片《深海》的部分内容也由青岛的动画公司制作。综合看来,这个春节档六部大片中,三部与青岛强相关,青岛的影视工业特质、影视政策优势、动画产业布局已经与中国电影深度契合。故而青岛影迷看的不只是兔年春节档,还是“家门口”+“自己人”的春节档。

  《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15亿之后,关于《流浪地球3》的探讨开始升温,导演郭帆也在正月初三发文向剧组喊话:“全组人起来搞‘三’了,大年初三,休息的也差不多了”。《流浪地球2》的意义不在于单片的票房成绩,而是验证了国产电影在科幻电影这一领域可以持续产出,可以制造不输于好莱坞的科幻价值观,可以修复由于之前制作水平欠佳的科幻电影造成的信心损失。在电影工业化领域,青岛作为先行城市已经积累了五年的先发优势,其中既有《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流浪地球2》等近百亿的票房积累优势,也有打造从动捕、虚拍、物理特效、DIT、影视服务、水下拍摄等全产业链条优势。当产业优势成为一种持续输出的势能,青岛不仅在一个兔年春节档大放异彩,甚至可以放眼“十二生肖”的春节档。

  农历腊月二十七,青岛Livehouse颇有人气的DMC在百丽广场新址举行了“30人30曲”活动,邀请30位音乐人一起告别虎年。正月初一,青岛老牌LivehouseDOWNTOWN宣布离开崂山区国信体育场,搬到市北区Joypark市民广场,距离它当年的台东旧址仅一街之遥。青岛的Livehouse行业经历深刻的洗牌,从业者正在努力挣脱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寻找重回发展正轨的路径。从音乐到影视项目到演出行业,这种尝试比比皆是。

  春节前,某平台为《甄嬛传》增加了一个功能:在评论栏输入“回宫”二字,就可以“一键跳过甘露寺”,让甄嬛出宫后紧接着回宫,省去了看她在甘露寺中受虐待、苦恋的情节,回应了人们内心想看“爽剧”的期待。“一键跳开”某些修炼的时刻、推诿的时刻、去意彷徨的时刻似乎很简单,但是在春节这个档期里可以看到,那些真正相信电影的人,那些在最难的时候直面“甘露寺桥段”的人,最终等来了“回宫降吉祥”的光芒万丈。

  在逆境中韧性成长

  □经济全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孙欣

  当国内的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欢庆新春佳节时,远在墨西哥的胡悦卫仍然像往常一样在工厂里忙碌着。胡悦卫是海信墨西哥蒙特雷智能家电产业园的助理副总经理,负责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管理。过去一年,面对全球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海信全球化布局的步伐不仅没有放缓,反而不断加速。作为在北美布局的第二生产基地,墨西哥工厂在胡悦卫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实现了冰箱、厨电的量产,为白电产品进一步拓展美洲市场打下基础。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产业活力最直观的展现。对几乎所有企业而言,2022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多企业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但企业不仅要能顺势而为,还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成长。办法总比困难多。加快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海信并非青岛企业群体中的孤例,过去一年采访过众多企业,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很明显能感受到它们为了找寻出路作出的种种努力。过程虽然十分不易,但不可否认企业从中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从而在逆境中韧性成长。

  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的车间“挖潜”最令人印象深刻。青特集团和征和工业分别是商用车桥和链传动领域的“隐形冠军”,2022年,两家企业都在车间的精益化生产上比过去下了更大功夫。而依托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升,两家企业都实现了十分显著的降本增效。同时,青特集团已经将工艺创新作为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的板块列入每年的创新评审会。事实上,中国制造与国外先进制造的差距很多时候并非体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但过去,绝大多数企业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创新、市场营销上,反而忽视了车间。如今,青岛企业将车间重视起来,无疑为青岛制造业未来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服务”要素越来越多的强调和关照也不能不提。传统认知中,制造业企业只生产产品。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服务赋能制造从而延伸制造业价值链已经被公认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2022年的采访中,可以发现青岛已有越来越多企业在向着这一方向布局发力。仪器仪表行业的海克斯康,围绕“质量”这一核心,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到设备运维等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海联金汇搭建起汽车总成零部件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平台;电气行业的青岛大志美德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节能增效服务升级为能源综合服务商……“新面孔”的不断加入无疑将为“青岛制造”开辟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

  青岛打造“六个城市”,现代产业先行城市被放在首位。而要实现产业引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企业。新的一年,在各个维度上都越来越强健的青岛企业,无疑将为青岛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城市发展的“泡腾片”

  □区域全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王凯

  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东侧,有座名为烟台岭的小山。去年开始,烟台岭被挖掘机、打桩机等成百上千的工程机械环绕,一面面红旗勾勒出纵横交错的轮廓,土方整理、道路整平等工作有序展开,沉寂了多年的土地开始重新躁动。2022年11月21日,总投资315亿元的青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烟台岭及周边区域真正“苏醒”了。

  按照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园区规划,这里是园区材料设备区的所在,将规划建设载板玻璃等一系列产业链关键项目,加快向显示材料、设备等上游细分领域布局。这座不高的山峰将汇聚芯屏产业的龙头项目,成为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市、山东省的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小山峰变成新高地,低效片区变身高效园区,这是现代产业转变发展逻辑带来的巨变。在青岛市提出的“六个城市”建设中,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位列第一。现代产业体系越完善,优势产业集群越多,青岛才能在城市竞争中占据更优生态位。

  近年来,青岛把芯屏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关键,快速集聚了总投资超千亿元的30余个产业链项目。去年,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产,项目产品是新型显示产业上游的关键材料;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点亮并顺利量产;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揭牌。这些分布在西海岸新区的项目、园区,正在助力青岛芯屏产业快速崛起。

  “六个城市”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四梁八柱”,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最终形成青岛城市发展的总目标。这就像一个魔方的六个面,颜色不同内容各异,但共同构成一个多彩的整体。而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无疑是魔方的底座。

  2022年,我对芯屏产业的发展开展了长时间的追踪报道,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产业先行重要性的认识。王台街道因为产业的快速发展,各项配套设施也迅速推进,区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围道路整修一新,高标准的学校、医院加速建设,一个生机勃勃的芯屏产业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2022年12月28日,王台片区首个大型文化综合体项目京东方之窗建成启用,首批店面开业。酒店公寓、知名连锁快餐、咖啡连锁店、地方特色美食、精品超市……这里将为居民和产业项目提供文化休闲和商业娱乐配套服务,打造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助力区域商圈提档升级、城市功能品位快速跃升和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更细微的层面上,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流,也让居民有了更多活计。

  引龙头,建园区,带产业,起新城。一个个拔地而起的产业园区,如同一片片入水即溶的泡腾片,掀起一汪静水的层层波澜,释放养分并滋养着城市发展。

  “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时政全媒体中心首席记者  任晓萌

  今年的春节,青岛格外热闹。从碧海红瓦的前海一线到摩登现代的购物中心,从中山路复兴到再现大鲍岛热闹,人们在消费和度假中释放压抑已久的热情。回想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这一份对于春节的热情,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得以见证新的征程。

  除夕夜,家住莱西市的王书玲特意将一串火红的灯笼高高悬挂在自家门前。红彤彤的灯光照在脚下,让冬日的夜色多了一份温暖。

  这两年,王书玲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前年,老伴因为腿受伤没了工作,全家的开销只能靠几亩田的收成和在外打工的儿子接济。“我也想出去打工,可年纪大、没学历,这工作真不好找。”王书玲说道,因为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她只能找就近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去年2月,市人社部门牵头起草了《青岛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出3.7万个公益性岗位。也正得益于此,王书玲顺利成为村里卫生清洁公益岗工作人员。“在家门口就能把活儿干了,不仅方便我照顾老人、孩子,每年还能增收1万多元。把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心里也美滋滋的。”王书玲说。

  过去的日子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生活难免会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好在,在青岛,总有一些力量可以弥合裂痕、雪中送炭。

  去年一年,全市落实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4.87亿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8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全市4.97万脱贫人口劳动力、大龄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促增收。

  数字,是历史最好的注脚。一个个数字,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成长,更诠释了一座城市的民生担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稳健而清晰的发展思路,正积跬步而至千里,逐步抵达蓝图美景。这不仅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充满希冀,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乡人来青岛安家落户。

  临沂沂水人王元梅三年前来到青岛工作。尽管来青岛的时间不长,但她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已扎根心底。王元梅说,闲暇时间里,她喜欢四处转一转,阳光下的波光粼粼,夜色里的灯光璀璨,现代摩登的都市商圈,历史韵味浓郁的老城里院,都在王元梅的抖音账号里拼接成了青岛独一无二的美。

  当然,青岛的美不仅在于无与伦比的风光,更在于城市与日俱新的成长。“前几年刚来青岛那会儿,城区堵车严重得很,去医院看个病、去市民中心办社保业务也很麻烦,但现在地铁1号线、4号线连接南北与西东,便捷!看病和办事一部手机就能‘搞定’,高效!”王元梅说,“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步步变得更好,希望我们也一样,新的一年,让生活过得更好。”

  新的一年,让生活过得更好,是每个人心底最简单质朴的心愿;新的一年,让生活过得更好,是每一个城市奋斗者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也是对所生活的城市提出的更高期许。新征程已经启程,让我们与这座城市一起,迎着春天,踏歌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青报影像
   第07版:理论周刊
   第08版:法治
打开新空间,城市更新“直抵人心”
青岛日报专版05打开新空间,城市更新“直抵人心” 2023-01-28 2 2023年01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