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4:理论周刊
加快推动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柳宾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以及“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影视文化、5G高新视频、音乐演艺、创意设计等产业。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拓展‘旅游+’模式,开发‘旅游+’产品,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数字传媒、时装服饰等时尚产业,建设国际时尚文化中心”等发展要求,为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选择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以满足人们文化需要为目的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行业。文化产业是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1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0%;两年平均增长8.9%。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就“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战略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将“文化产业提质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确定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提出“完善文化产业功能区布局,高标准建设青岛影视基地、泰山新闻出版小镇等一批文创产业园,培育千亿级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产业”等重点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准确把握当前文化产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借鉴先进城市经验,以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成为必要且有效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

  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992年,青岛市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文化发展引导范围,2003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举措、重点行业等;2008年起,又先后出台《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度达到8%以上。

  2020年以来,青岛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推进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复苏和发展。2021年,青岛市574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4.3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15.5%。其中,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7个,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58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青岛的文化产业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产业链条不全,有关行业门类缺失;规划引领不足,产业规划未形成体系;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氛围不浓;园区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带动力偏弱;规上企业总量偏少,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新业态占比不高,经济贡献差距较大;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带动力较弱;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产业扩容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青岛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

  国内先进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做法

  深圳市以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引领、政策扶持保障、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园区建设、产业主体培育、高层次发展平台搭建、品牌示范带动等措施,逐步培育起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高端印刷、文化会展等多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文化行业,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南京市以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和“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中心”为目标,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市主导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科技赋能、金融助力、载体提质、融合更新等措施,重点打造创意设计、网络文学、数字文旅、现代演艺、数字场景、影视动漫、数字文化装备等文化产业优势业态。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标准试定和产业研究并制定行业体系,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文化新业态发展迅猛,数字化已经成为南京文化产业的新增长极。

  宁波市以打造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兴聚集区为目标,围绕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高点,通过“以技术应用为手段,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以示范创建为引领,积极构建数字应用场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加快构建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强劲。

  成都市自2017年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发展目标以来,努力将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三城三都”作为其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现实路径和时代表达。短短几年时间,通过萃取天府文化精华、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等措施,推动了以文化创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加快推动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青岛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6%。”今年1月19日,青岛市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规模以上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过20%,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的发展目标。完成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任务及上述发展目标,需要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验进行多方面努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选择,但文化产业综合性极强,资源、人才、资本、科技、市场等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立足青岛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统筹制定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从发展空间、财税金融、市场环境、消费升级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市场主体培育、内容创作生产、文化贸易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文化人才引育等的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一方面,应引导和支持现有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另一方面,应高起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现代文化产业园区,努力提高园区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推动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整合,通过培育本土优势企业和引进外地优质企业等方式,引导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发展新兴业态。当前,数字文化、创意文化、文化旅游、高端文化装备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应在推动现有文化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加快培育引进一批以时尚文化、数字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展览、数字演艺、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等产业形态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企业。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外商投资等以多种方式进入法律和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催生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进而形成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四是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一方面,应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建设规划,进一步健全吸引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发展和培养搭建有效制度平台。可探索建立工作室、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柔性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为青岛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驻青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等各类资源,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同时,还应改变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对业内原创人员和经营管理者给予充分尊重和有效激励,为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舞台。

  (作者单位:青岛市社会科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理论周刊
奋力建设青岛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区
加快推动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正直养身 以公心铸魂
以全周期管理筑牢“三不腐”防线
青岛日报理论周刊04加快推动青岛文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022-07-24 2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