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作为久负盛名的“帆船之都”,多年来致力于海上运动的开展和普及,近期相继举办了帆船周·海洋节和全国赛艇海岸冲刺邀请赛,使海上运动在青岛向着更炫更火爆更高端迈进。
亚洲最大帆船节会魅力四射
8月20日晚,2023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在奥帆中心落幕。刚刚过去的10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帆友在浮山湾内激情扬帆。作为“帆船之都”的“拳头产品”,青岛国际帆船周·海洋节自2009年创立起从未间断,经过15届精心打造和探索发展,已经是亚洲最大的帆船节会,成为全国乃至亚洲同类赛事活动的标杆和样本。
中国大陆蜿蜒1.8万多公里的绵长海岸线上,分布着54座滨海城市,不止一座城市曾经或正在与帆船结缘,但亮出“帆船之都”名片的城市独有青岛。一方面青岛是中国现代帆船运动的发源地,另一方面也与成功举办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青岛全力打造“帆船之都”过程中的不懈努力。
帆船周·海洋节是青岛与帆船的“夏日约会”。2009年帆船周创办伊始,就定下了“打造中国‘帆船之都’城市传统文化品牌”的发展目标;从2014年开始,帆船周和海洋节合并举行,组委会将原有的节庆品牌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通过融入海洋特色,实现了优势互补,打造亚洲最大帆船节会也成为青岛举办帆船周·海洋节的目标。
15岁的帆船周·海洋节越办越红火,不仅赛事、交流、普及活动一应俱全,而且高端会谈、洲际赛事逐年增多。今年,帆船周·海洋节立足15年发展的新台阶、新形势、新阶段, 致力打造帆船人口增长、帆船赛事提升、帆船产业融合的新平台,加速释放亚洲最大帆船节会魅力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潜能,探索以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推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发展新路径。
今年,紧扣“传承奥运、扬帆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主题,帆船周·海洋节抓住全面恢复线下交流的契机,从赛事活动到会议交流实现全面升级。今年的帆船周·海洋节继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推出了涵盖帆船赛事、海洋休闲旅游、文化活动仪式、奥林匹克帆船文化交流、帆船与海洋产业、帆船普及等六大板块的30余项赛事、交流、会展、普及活动。
在赛事升级方面,今年的帆船周·海洋节有了重大突破。8月15日,2023“亚帆联杯”青岛国际帆船赛和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青岛站)完成所有赛程,两大重量级核心赛事同日落幕,将今年的帆船周·海洋节推向首个高潮。市体育局副局长谭鹏表示,“青岛国际帆船赛首次被纳入亚帆联赛事体系,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则是中帆协重点打造的‘国字号’赛事,这两项赛事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青岛对高端品牌赛事的强大号召力,国际国内双赛齐头并进、交织进行,打造了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帆船周·海洋节一直是市民的蓝色嘉年华,为此组委会在奥帆中心、唐岛湾等地设置9个下水点,开展青少年帆船培训、“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体验,还举办了“夜游浮山湾、魅力灯光秀”、海上巡游嘉年华、活力海洋体育大展演、体育原创音乐演唱会、帆船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了诸多“体育+”“海洋+”新场景,推动帆船运动深入城市文化生活。
“准奥运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
2023全国赛艇海岸冲刺邀请赛日前在西海岸新区月亮湾收官,本次比赛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海岸赛艇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1支队伍的200余名选手参赛。
中国赛艇协会副主席陈春新表示,“海岸赛艇是近些年由古老的静水赛艇运动衍生出的一个新兴项目,这是一个既有奔跑又有划船的运动,同时比赛是在大自然当中,而且要冲到岸上来,所以海岸赛艇冲刺赛时尚、有趣味,对抗激烈、观赏性强、易于普及,一经推出就迅速获得各国年轻人的喜爱。目前,国际赛联正在积极推动海岸赛艇冲刺赛进入奥运会,有望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本次赛事为期三天,竞赛项目分为大众组和专业组,大众组包括混合双人双桨比赛,专业组包括男子单人双桨、女子单人双桨、混合双人双桨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山东队的郑宇婷/肖瑞钦获得大众组混合双人双桨金牌,福建队江樱华获得专业组女子单人双桨金牌,吉林队冯硕获得专业组男子单人双桨金牌,广东队的林甄彤/孙兆瑄获得专业组混合双人双桨金牌。在团体总分排名上,福建、湖北、大连分列三甲。
作为我国首个由中国赛艇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海岸赛艇比赛,2023全国赛艇海岸冲刺邀请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赛艇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对这一新兴运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今年10月20日,另一重量级赛艇赛事——2023亚洲海岸赛艇大师赛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接力举办。以举办赛艇赛事为基点,青岛西海岸新区加速打造全国赛艇运动推广中心,通过积极引进和开展海上项目,推动海上体育产业发展,让海上运动在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得到快速发展。
岛城游泳高手竞逐汇泉湾
近年来,公开水域游泳已经发展成为岛城颇有代表性的海上运动赛事。作为今年青岛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一,2023年青岛公开水域游泳横渡公开赛将于近日开赛,届时来自全市的100名游泳高手挥臂斩浪竞逐汇泉湾。
公开水域游泳赛事在青岛发展势头良好,而被称为“横渡胶州湾第一人”的李勇进对这项运动更是情有独钟。2005年9月11日,李勇进第一次环游胶州湾,他从红岛下水,一路闯过逆流、海蜇阵、暗涌、碎浪等难关,在体力几乎耗尽的情况下,游至五四广场上岸,全程超过35公里,用时10小时9分钟;2006年9月16日,李勇进从灵山岛下水,游抵五四广场,全程超过40公里,用时17小时53分。作为青岛勇进游泳俱乐部的负责人,多年来李勇进一直致力于公开水域游泳运动的开展,“公开水域游泳是在湖水、江河、大海中进行的户外游泳比赛。由于比赛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除了技战术的运用和体能的消耗,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天气变化也会对运动员造成巨大挑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公开水域男、女10公里游泳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而青岛开展公开水域游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008年至2014年,我市成功举办了7届青少年横渡活动,这也是我国唯一的以青少年为参赛群体的公开水域游泳赛事。”李勇进介绍说。
李勇进告诉记者,“与室内泳池比赛相比,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由于风浪、海水流速、清晰度、水温等差异大、变化大,对泳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也会对选手成绩产生影响。即便如此,很多游泳爱好者还是更喜欢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比赛。正因为这项赛事不仅是对选手身体素质和游泳水平的检验,更是对耐力和意志力的考验,所以公开水域游泳赛事在青岛越来越受欢迎。”
2023年青岛公开水域游泳横渡公开赛由青岛市体育局、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办,青岛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勇进游泳俱乐部承办。本次活动持续2.5小时,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出发,终点为青岛第二海水浴场,全程直线距离3.3公里。比赛设有成人组、大师组、青少年组,共计三大组,七个竞赛组别。另外,由8支学校游泳队43名队员组成 “崂山区小海豚公开水域游泳接力联队”,这些队员平均年龄仅8岁,将充分展现游泳进校园的成果和我市中小学生的游泳水平。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