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全省“争一流、争第一”,全国“有位次、有声音”的目标定位,全面实施“11311”思路打法,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全局重点难点亮点工作清单台账、“五争”清单台账、改革事项清单台账落实,完成好“十四五”规划各项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美丽青岛,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绿色底色。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吉海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24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凝心聚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攻坚克难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守牢优美生态环境的城市底色和亮丽名片。
亮点展示
凝心聚力
推进美丽青岛建设
过去的一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树“担当、协同、高效、创新、标杆”的工作理念,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凝心聚力推进美丽青岛建设,集中力量开展“生态环境提升攻坚年”行动,主动融入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连续四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全国前十,为全省唯一入围城市。
顶格推进
“八大攻坚行动”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魅力。将空气质量改善作为重中之重,高规格成立大气污染攻坚工作指挥部,顶格推进裸露土地扬尘污染整治等“八大攻坚行动”。10月、11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100%,为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10年来最好水平,优良“好天”313天,比2023年多增了25天,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坚持陆海统筹,集中推进碧水和海洋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大力推动“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李村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9%,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加快推进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分阶段效果评估等6项制度,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常态化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我市获山东省生态环境应急管理比武一等奖。
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累计建设“无废园区”等12类“无废细胞”864个,“无废”理念成为社会新风尚。2个园区、3家企业入选全国、全省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我市入选国家首批海洋碳汇监测试点城市。7个区(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两山”基地。
持续优化
生态环保领域营商环境
全力推动“双保双促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坚持“争资源、争资金、争政策、争项目、争试点”,主动融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功承办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高规格国际会议,取得“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等一批成果,提升青岛“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美誉度。我市在全省第二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中获“优秀”等级。
持续优化生态环保领域营商环境,印发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3.0版本。聚焦绿色产业融资难题,建成气候投融资平台,基金规模超400亿元,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2.8亿元;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模式),打造总投资70.46亿元的两个EOD项目。大力推行差异化执法监管,创新实施中小微企业专项正面清单制度,全市正面清单企业达到2879家,占全省48%,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聚力攻坚
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
全力解决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坚守“环保为民、群众满意”的价值追求。高度重视、用心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服务者”,全力提升市民朋友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力守护,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274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定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集中排查。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规范化,全省率先建立“1+7+1”制度体系,创新开展生态损害赔偿示范基地建设。
聚力攻坚,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形成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56个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336项。强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三轮六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274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215项,交办的7768件信访件已办结7664件,其余问题有序推进整改。通过整改,压实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保责任,推动解决一大批“老大难”环境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恶意违法企业严厉打击,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485起,查办“两打”领域涉刑案件18起,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
未来规划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
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懈奋斗目标,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严要求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建设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
●以更大力度开展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等“八美之城”战略任务,争创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扎实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中国“青岛样板”,做实打响美丽青岛品牌,当好美丽青岛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以更大决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用好市大气污染攻坚工作指挥部平台,全面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精细开展夏秋季臭氧治理攻坚,精准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专项防治,实施1200个以上治气工程,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8%。严格实施11个国省控流域20个国省控断面“一河一策”治理保护,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长效管护,2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以更实举措全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开展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累计打造“无废细胞”1000个。强化减污降碳模式创新,持续推进2个园区、3家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通讯员 李倩 王诺 王学鹏 张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