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再茂:蓝氏家族“中兴之祖”

青岛早报 2024年03月23日 杨健

青岛早报2024年03月23日版面

清手抄本蓝再茂《世廌堂遗稿》。

如今,“士族门阀”这个词离我们似乎已经很遥远,我们或许只能从古诗词中,从文物古迹中,从诗书经卷中,窥探出其中几分风姿绰约几分厚实底蕴。由于世代为官,家族文人墨客层出不穷,蓝氏家族就是在清朝时期崛起的大家族。蓝家家规甚是严格,蓝家子弟皆是品行端正之人,蓝家第一位进士蓝章、其子蓝田,往期我们都专门撰文研究过其成就与故事。蓝田之后,蓝家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寂期,直到明末崇祯年间又出现了一位“中兴之祖”蓝再茂,面对内困外侵,勇担重任,让整个蓝家重新振作了起来。本期重回蓝再茂的时代,了解他在仕宦、家族建设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倾听其“高怀云淡泊,净目水空明”的传奇历史与荣誉。

12岁展露胆识才智

蓝氏家族是明清即墨地区五大家族之一,家族注重伦理教育,始终把崇孝悌、睦宗族、重仁爱、尊礼法、济危困等作为家族的行为标准和教育子女的训条。明清两朝,蓝氏一族出了5名进士、12名举人,贡生、原生、增生、摩生、武生等有上百人。

蓝再茂,字青初,号雨苍,生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终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虽然在他生活的年代,恰逢整个蓝氏家族处于历史发展的低谷之中,但他依然将祖辈开创的仕宦传统——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亢直有节、刚正不阿,极好地传承了下去。并且面对内困外侵,蓝再茂过早地担负起维护家族稳定、重振蓝氏家声的重任,为官后以两袖清风、爱民如子而备受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早在他12岁时,曾有崂山道士栾道明等意图霸占蓝氏华阳书院族产,蓝再茂毫不畏惧,以“不涉世不可以入道”的勇气担当维护了家族利益,被人称赞“惊服其胆智。”

为官七年创大治局面

明崇祯元年(1628年),蓝再茂以选贡出任河北南皮县知县,在任7年,时间虽短,但成就卓著。南皮县地处偏远,百姓贫困,难以治理。蓝再茂上任后,肃清吏治,审理诉讼,尊儒敬贤,在短暂的时间内,革除弊政,平反冤狱,提倡文教。数年间,南皮地方社会安定,百姓安乐,实现了大治。明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盛赞曰:“福星垂耀,景物腾辉,三月而一变,期月而大治,越岁而骎骎呼报成绩矣。民兴召杜之歌,人起神明之颂。美哉!善政独步一时,以故诸上台同舌而贤之……”蓝再茂创造南皮县的大治局面,对当地百姓惠泽深远。

明崇祯四年发生吴桥之变,南皮县被叛军围攻,蓝再茂只身前去面见叛军领袖,以大义说服了叛军退兵,保全了南皮县数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县民自发为蓝再茂修筑了肖像、生祠来纪念他的贡献。据《即墨县志》及《蓝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明崇祯十三年、清顺治十二年,即墨地区发生了三次严重的旱灾,造成即墨大饥,一度出现“人相食”的惨剧。当时不少囤积谷物的人家高价出售,一夜暴富。而以蓝再茂为首的蓝氏家族,则开仓赈灾,救人无数,并帮助死后无以下葬者办理丧事。

以勤政爱民受百姓爱戴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廉洁基因潜移默化地强化着崇廉尚洁的优良传统,激励人们修身律己、廉洁用权的自觉自信,推动人们不懈追求廉洁从业从政目标。

任南皮县令期间,蓝再茂清晰地书写了清廉耿介、勤政爱民的含义。他秉公执法,明察秋毫,清正廉洁,不惧权贵,处理了大量积压案件,对冤假狱案进行平反,百姓信服,称赞他“神明决断”。

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记载:“(蓝再茂)断讼片言立解。初,鞫富户于大礼暨富衿崔蛟腾两家疑案,皆系重狱,有以暮夜金进者,公怒而却之,旋集绅衿,焚香吁誓,决大事,剖大疑。风行电烛,物无遁情,豪族且相戒。敛手邻封,百姓服听断之明。”

蓝再茂勤政爱民,处事缜密细致和公正无私,冤案得以纠正,奸邪难以容身,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屡受朝廷褒奖,深得南皮百姓爱戴。南皮县为其建生祠立像祭祀,列入南皮县名宦,传略载于《南皮县志》。蓝再茂清正廉洁,受到一些奸邪之徒陷害,于崇祯八年(1635年)辞职归家。

注重文学造诣与子弟教育

除了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绩外,蓝再茂的文学造诣同样不俗,他著有《谳牍初刻》《实政录》《世廌堂集》《家训》等作品,其存世的诗歌数量不多,却颇具特色。其《山居即事》诗:“春入数峰晴,河流户外声。高怀云淡落,静目水空明。草木宜清适,安闲足达生。卑藏成后老,不用杖浮名。”整首诗清新自然,闲适恬淡,意境高远。顺治九年(1652年),蓝再茂重游华楼诸峰,书“重游旧地”石刻立于华阳书院东边石上。

接续了蓝章、蓝田对子女伦理道德的培养,蓝再茂也十分注重对子弟的教育,尤其是致仕归田后,更是细心教导子弟,邀请名师教导子弟读书,要求后人忠君爱国、仁义孝顺、和睦宗族、兄友弟恭、尊师重道、扶危济困。在严格而系统的家族教育下,蓝氏家族人才辈出,成就斐然。蓝再茂之子蓝深、蓝润,其孙蓝启肃、蓝启延、蓝启蕊、蓝启华等都在科举、文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魏天赏称赞蓝再茂:“教长郎毓宗(蓝深)兄,举经学简,授大尹。仲即凫渚(蓝润)兄,成皇清首科,进士起家。太史诸孙,森森玉树,或弱冠食廪饩,或孟年拔胄监,补弟子员者,旦抱曾孙焉。所谓文德武功世其家,世其德,世其功业荣名,真易世未艾也。”一时间,蓝氏家族人才济济,声名再起。得益于良好家风的熏陶,蓝氏后辈人才济济,家族入仕上百人,都始终恪守“刚正不阿、为官清廉”的家风,无一人贪腐。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北宅供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