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新一代沥青技术让通行更舒适

青岛早报 2023年10月28日 吴冰冰

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通车。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早报10月27日讯 今年以来,我市公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通车。10月27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将于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将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与青岛新机场高速、环湾大道实现高效衔接,大大提升周边路网疏解能级。

  10月底将具备通车条件

  在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工地现场,一道道整齐的标线和宽阔整洁的路面映入眼帘。该项目由青岛城投集团旗下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投资建设,自2021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指导参建各方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高质量、可持续”等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等重要发展要求,全面聚焦质量、安全、绿色、创新等方面,着力打造新时代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和国内首条长寿命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奋力为山东半岛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批复工期36个月,计划工期26个月,实施工期22个月,10月底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将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与青岛新机场高速、环湾大道实现高效衔接,大大提升周边路网疏解能级,对于促进山东半岛环湾联动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采用新一代沥青技术

  为全面提升本项目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样板,市交通运输局响应落实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有关部署,组织交发集团围绕“安全高效、绿色耐久”理念,重点推进了基于绿色耐久的北方滨海区路面全寿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长寿命沥青路面建设质量风险源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技术、滨海桥梁改扩建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沥青路面全过程质量控制新模式及改扩建工程旧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将本项目打造为优质耐久的精品工程,并为今后同类建设提供技术示范和借鉴,从而引领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高质量发展。

  针对我国传统沥青路面结构厚度大、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交发集团深入贯彻“碳中和”节能减排国家政策,在项目全线创新采用新一代沥青路面技术,打造了全国首条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高速公路,并通过与“钢渣沥青混凝土”技术相融合,将路面结构使用寿命从传统的15年提高至30年,节约砂石料12万立方米,合理节省工期约4个月,节能效益约合35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0吨,全面实现降本提质、增速增效。

  为保障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沥青供应,青岛交发集团所属青岛路惠通实业有限公司全力抓好沥青生产供应工作,制定了科学的供应保障预案。截至10月19日,路惠通公司共接收基质沥青1300吨,生产供应改性沥青1500吨,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需要。

  / 相关链接 /

  改性沥青让通行更舒适

  改性沥青,是以优质道路沥青为基础,添加一定量的弹性体SBS聚合物,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生产出高低温性能更优良的石油沥青,不但保留了沥青的性质,而且融入了弹性体的性能,大幅度拓宽了产品的使用温度。改性沥青能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使路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能力。具有较大的弹性,增加了公路的抗压性,在大流量的道路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路面的韧性和抗车辙能力。与传统沥青材料比,改性沥青极大增加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路工程建设成本。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