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队,火速集结!

青岛早报 2022年01月14日

开年大戏,青岛刷屏!作为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超越》于1月9日起开播,并将于1月17日起登陆东方卫视。这一励志体育竞技剧燃起的速度与激情不仅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营造了血脉贲张的热烈氛围,同时也让“青岛”二字不断刷屏。

  原因何在?一是《超越》在青岛取景拍摄,剧中不断闪现出了青岛的城市街景与沿海风貌再度让观众艳羡;二是《超越》中的短道速滑队直接以 “青岛”命名,可以说,这是一部青岛短道速滑队从初创到战绩显赫的成长全纪录。

全景展现

三代短道速滑人的奋斗史

  电视剧《超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上海柠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张晓波执导,李嘉任总编剧,由李庚希、胡军、沙溢、涂松岩领衔主演,该剧聚焦冬奥会重点项目“短道速滑”,讲述了短道速滑小将陈冕(李庚希 饰)凭借不灭的热爱和强大的意志,从初创青岛队的队员蜕变成长为国家队运动员,最终站上了冬奥会赛场上的励志故事。

  首先从故事呈现上来说,该剧以双时空两代人的竞技拼搏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一方面回望过去,聚焦中国短道速滑兴起的上世纪八十时代,展现了第一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艰苦条件下奋斗拼搏为国出征的动人情怀;另一视角则着眼于当代,描绘了以陈冕为代表的新生代运动员勇敢追梦为国争光的励志精神,两个时空交叉叙事,相互映衬。同时,《超越》每一集结尾都有对短道速滑相关人士的真实采访,通过他们的亲身讲述致力于更为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兴起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以真实的力量致敬为中国短道速滑发展付出与奉献的“超越者”。

  《超越》一剧同时入选了由广电总局组织开展的“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创作团队从项目初期就秉持总局“打开格局,扩大视野;超越竞技,显影时代”的创作要求,将写人、写群像、写史三者相融合,不仅致力于展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体育健儿真正的精神风貌和特质,也希望以三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传承与奉献向观众呈现中国短道速滑发展至今的壮阔历史。正如剧名《超越》所承载的万千涵义一样,“超越”不仅仅指短道速滑项目上运动员在弯道的超越,“超越”也是中国短道速滑发展史中运动员和教练员不畏艰苦屡创辉煌的代名词,更是万千为中国冰雪事业奉献一生的那些 “超越者”和无名英雄们的自我超越。

国信体育场是剧中“海极星”的取景地。陈冕的队服上有着“青岛”二字。

青岛刷屏

短道速滑写下城市的名字

  《超越》开篇,即是上世纪东北冰天雪地里正在热火朝天上演着的滑雪项目,彰显着冰雪项目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时光流转,镜头进入到2014年,“冰雪二代”日渐成长,天生的冰雪基因在他们的血脉中跃跃欲试,目标之一就是进入到刚刚组建的青岛短道速滑队的纳新阵容中。

  通常影视剧的创作大多以虚拟的城市和人物来做命名,避免对号入座,而《超越》一剧直接将“青岛”二字作为了关键词。剧中演员们身着的队服,胸前写着醒目的“青岛”二字,剧情讲述的也是青岛短道速滑队的成长史——青岛短道速滑队在体育竞技之外,又一次进入到了更为广阔的公众视野。据了解,《超越》初创之初,主创团队就深入到青岛短道速滑队等体验生活,而青岛短道速滑队近些年来的异军突起也让剧情有了更具说服力的呈现方式。据了解,青岛短道速滑队成立于2010年,当年温哥华冬奥会结束后,为响应国家“北冰南展”的号召,刘晓颖和杨占宇这对冰上伉俪作为人才引进到青岛,才使得青岛第一次有了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时国家队的主教练李琰就曾夸赞:“青岛算是近年来短道速滑发展最迅猛的城市之一了。 ”目前,从青岛队走出来的三名队员也正在争夺今年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超越》于2021年7月30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机,辗转青岛、烟台、哈尔滨等多地拍摄完成,观剧找地标也成为不少青岛观众乐此不疲的事情:女主角陈冕初次露面时脚踩轮滑,滑过的是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对面的街区;青岛轮滑队训练的冰场位居中铁博览城;国信体育场索性被改成了海极星滑冰场;青岛火车站、奥帆中心、中银大厦等城市街景则不断地在剧中闪现,成为连接起这部冰雪题材影视剧剧情走向的关键节点。

【幕后访谈】

“在青岛搭建了两个全新冰场”

  近日记者采访《超越》剧组主创,了解到了这一部影视剧出炉的幕后过程,正如体育赛事背后的艰苦卓越一样,《超越》的创作过程也并不容易。

  “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超越》总制片人、柠萌影业董事长苏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接到创作任务开始算起,留给所有主创的时间不过一年半,而我们所有主创编剧、导演、主演没有一个会滑冰的。克服种种困难,编剧团队经过三个月近百人次的深入采访,形成了60多万字的采访素材,剧本也是在极短的时间里一稿稿打磨,平均一集修改4.2稿,最多一集改了7稿。 “2021年7月30日在青岛正式开机,确定的剧本只有3集,导演白天拍摄,晚上完善剧本,抽空还要去定剪辑,后期剪辑和特效也同步进行,以保证12月10日如期送审。 ”

  而在导演张晓波看来,如何反映三十年的历史跨度,又要打破一般运动题材以谈恋爱为主的固有模式,创新表达是剧组主创反复思考的事情。 “不仅首次采用双时空的叙事,将上世纪80年代与当下两个时空线里运动员的成长和坎坷形成对比和映照,交叉叙事,同时还在每集结尾设计了一分多钟真实运动员教练员的采访,聚焦讨论这集故事的核心情节,比如受伤、退役、传承等,以真实力量丰富情感细节,以真实力量强化主题表达,以真实力量致敬英雄和时代。共计采访了46人,采访素材量65小时。 ”

  影视剧的拍摄,除了内容的丰富外,拍摄手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介绍,冰上运动速度极快,可达每秒15米,常规摄影器材和拍摄方式无法进行对焦拍摄。为追求真实效果,剧组创造了诸多的拍摄手法,“土法子、洋法子一起上。架设多角度飞猫,改装遥控车,甚至还把演员培养成摄影师,手持摄像机,滑冰,在人群中穿梭,完成正跟背跟镜头拍摄,一切为了写实再写实。 ”

  采访过程中,主创团队也特别提到了青岛拍摄基地对剧组的全力支持,“《超越》要先后表现12场大小赛事,大到平昌冬奥会、世界精英赛等国际大赛,我们在青岛搭建了两个带看台的全新冰场,一个场景仅钢材用量即达85吨,还在青岛、烟台、哈尔滨租用改建5个冰场。先后动用了一百多名省级以上的运动员协助拍摄,群演达到2万人次,服装制作达到8000套。 ”制片人苏晓提到,演员表演上要达到国家级运动员的体形气质和标准动作也不是一日之功,“所有年轻演员全部提前两个月开始冰上训练,苦练基本功,几乎每天都有受伤;张国强饰演的江宏身患腿疾,演员坚持从进组开始,场上场下戏里戏外都坚持用‘瘸腿’的方式来带入角色。在户外野冰场,演职人员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连续四天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超越》剧组没有偶像明星,只有合格演员。 ”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剧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