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7:未来教育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零距离”操作大洋观测设备,还可以拥有“火眼金睛”全方位观察看不见摸不着的矿物晶型——~~~
~~~
~~~
~~~青岛市举行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
~~~青岛市举行小学语文推进会
~~~
“吐槽墙”,一扇沟通交流的窗

  □王世锋

  “小卖部部分商品不仅没回归原价,甚至还涨价”“噪音大,中午睡不好觉”“一下雨就堵车”……前不久,云南石屏一中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在网上引发广泛热议。视频中,校长带领学校干部在校园“吐槽墙”现场办公,逐条查看、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建议,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能现场解决的,立马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拿出方案和具体的落实计划;对于一些不合适的意见,向学生作出解释。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吐槽墙”周围并没有设置监控。如果学生反映的问题解决了,就从墙上擦掉“吐槽”;如果暂时还没有解决,就留着。该校校长张敏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意见建议是中肯的,我们都会采纳,同时也能倒逼学校管理进一步精细化。”

  目前,短视频点赞数已达96万,转发超20万次,评论也有2万余条。一面小小的“吐槽墙”缘何有如此高的热度?

  “吐槽”一词在网络语境中,主要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带有调侃、戏谑或批评性质的评论。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抱怨或指责,更多地是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提出看法。这给了学生更大的表达空间。不少网友表示,学校主动设置“吐槽墙”的方式接地气、有新意,易于接受,吐槽“无压力”。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说出心声,也可以方便学校发现日常管理中的不足,可以说是一个学校、学生轻松交流的窗口。

  “吐槽墙”的设置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青年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表现欲与表达欲较为强烈。校园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情,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式以及耐心解释说明得以化解。现实中,一些学校由于惯性思维,容易站在成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忽视学生的切身感受,不利于学校与学生的良性沟通,一些管理、教育问题也不易被及时发现。

  实际上,学生反映的问题大多是些“小事”。这些“小事”基本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也不大。学校放低姿态、主动倾听,以设置“吐槽墙”的方式,尊重学生的想法,方便学生提建议,选择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查找不足,难能可贵,也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方便日常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吐槽墙”的设置本身就是邀请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一种体现,引导学生做“校园当家人”。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发现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想法被采纳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如果没有被采纳,也方便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管理背后的难点,激发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与监督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设“吐槽墙”需要长期坚持,要避免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真正重视孩子在“吐槽墙”写的意见与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不合适的意见,也要耐心向学生解释。这样才能更好让“吐槽墙”发挥正向作用。

  当然,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形式不只局限于“吐槽墙”。具体到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架设起沟通的桥梁,敞开沟通的窗户。其目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倾听和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城事
   第07版:未来教育
   第08版:艺术青岛
海大打造“逼真”教学场景
青岛5名班主任基本功获省一等奖
“吐槽墙”,一扇沟通交流的窗
数智赋能美术课堂
推动语文能力素养深度融合
​崂山区推动民办教育“提升内涵”
青岛日报未来教育07“吐槽墙”,一扇沟通交流的窗 2025-03-24 2 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