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利
蛇年翩然而至,在中国文化里蛇常被称为“小龙” ,我自己也是属小龙的。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里,被我们称为小龙的蛇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蛇的形象常常具有负面意义,在圣经《创世记》伊甸园的故事里,它诱惑夏娃吃禁果,开启充满苦难的尘世生活。这让蛇成为邪恶、欺骗与堕落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蛇也有恐惧和神秘感,常被描述成神秘而诡异的形象。
可能是由于自己属小龙的原因,我自己也特别留意那些赞美蛇的好的寓意。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去崂山仰口的太平宫,对那里的“太平晓钟”印象深刻。对这处名胜印象深刻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块石碑的背面刻了一首诗,诗的第一句便是“闻说仙方蛇化龙”,我当时曾经认真地把这首诗抄在了笔记本上,至今还能背诵,这也算是生肖留给我的美好印象了。
还有一次是我工作之后去北京,遇到一位同样属小龙的长者郭先生,我们交谈的时候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生肖。我们也说到了关于赞美蛇的文字并不多,于是,郭先生饶有兴趣地告诉了我一首关于蛇的赞美诗:升腾寻常事,变化亦自然。放牧风和雨,志在天地间。我当时就觉得这首诗很棒,便认真地记了下来,并且一直记在了脑子里,之后也与不少同一属相的人分享过。原来,属蛇的人是可以放牧风雨,志在天地之间的。
后来,我又从神话传说中知道了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伏羲和女娲都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女娲则是造人之神。伏羲女娲会以对偶神的形象出现,通常为“人首蛇身”,象征着人的理性和本能双重性。伏羲手执矩(代表地),女娲手执规(代表天),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这样的形象常出现在墓室中,也象征着生命延续和宇宙的“天圆地方”观念。伏羲和女娲不仅是创世神,还与婚姻和农耕文化紧密相关。女娲造人并建立婚姻制度,伏羲则教导人们农耕和渔猎。这两位的神性与功绩让蛇类形象被赋予了神圣色彩,成为龙崇拜的雏形。随着龙被神化成为祥瑞、权力的象征,蛇也因相似的形态特征被尊称为“小龙”,分享了龙的神性光辉。
在生命的轮回中,古人观察到蛇类蜕皮重生的现象,也把它视为一种神秘的生命更新力量,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也寓意着一种美好。
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小龙”频繁现身,增添奇幻色彩。比如《白蛇传》里,白素贞与小青虽是蛇妖,却以温婉善良、重情重义的形象深入人心。白素贞为报许仙前世救命之恩,不惜水漫金山,这样的勇敢与深情也展现出了“小龙”的人性光辉。
又是蛇年,“喜见升卿”成为彼此祝福的热词。“升卿”是蛇的雅称,也是一个升腾、前进、增上的美好意象。早在《白泽图》中就有记载:“山见大蛇着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吉。”也就是说,山中巨蛇头戴冠帻,遇见时叫它的名字乃是大吉。正因“蛇之善者惟升卿”,见之大吉,自然心生欢喜。今年是乙巳蛇年,我们若能用欢喜心待人、以欢喜心做事,必然会日益增上,心怀喜悦,去拥抱每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