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当下,青岛演艺市场可谓“热浪滚滚”——前不久,邓紫棋、陶喆演唱会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和国信体育馆同时举办,9万多歌迷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其中70%是跨城观演;青岛法国美食音乐汇在小麦岛举办,突突鸟乐队、皮埃尔普拉达乐队和冰河乐队的精彩表演,吸引众多中外游客驻足……今年下半年,全市还将策划推出文化演艺活动2万多场次,涵盖音乐节会、演艺演出、公共文化活动等,打造青岛文旅新热点。
演艺活动是集文化、娱乐、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如今,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出游新风尚,其背后折射的是“演艺经济”的磁吸力和对文旅消费的驱动力。数据显示,邓紫棋、陶喆演唱会前后几天,到青旅游人次环比增长87%,消费金额环比增长82%,充分体现出演唱会的巨大引流作用。
作为一种时尚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演艺+旅游”能够显著拉动旅游消费,这为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今年以来,全市已获批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35场次,现已举办11场次。下半年,已有14位知名歌手、团体的16场大型演唱会确定在青岛举办,此外,艾可什机场音乐节、虾米机场音乐节、青岛国信·年华音乐节等多场音乐节会也将按期举行。如何做好“演艺+旅游”这篇文章,是一道现实考题,具体来说,应从“场内”“场外”两个方面发力。
保持演出“热度”。演艺经济具有瞬时性和阶段性特点,让演出“热度”持续,密集、丰富、有吸引力的演出是根本所在。从场地来看,去年薛之谦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连续举行两场演唱会后,这里成为新晋演唱会主办地,今年,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国信体育馆两个体育馆满档期运行。促进演艺市场持续繁荣,要紧盯国内外演艺市场最新动态,主动研判“票友”文化需求,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引入和培育一批覆盖多层次观演需求的演艺项目,精心布局大型演艺活动周边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多元消费业态,持续提升岛城演出市场“含金量”。
提升服务“温度”。大型演出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超规模的人流量,同时也检验着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承载能力。华晨宇日出演唱会凌晨3点在海边开唱,将迎接日出的创意与滨海风情结合,赢得极佳的口碑;张信哲演唱会期间,包头市33家A级景区对持票歌迷免首道门票……演艺消费向文旅消费“导流”,各地为此都拿出满满诚意。对于青岛而言,除了紧紧抓住观众游客的情绪需求,从演出选址、场馆设施、车辆接驳、安全保障、住宿酒店等环节入手,细致做好配套服务,还应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宠粉”,如为来青观演游客提供更加有获得感、体验感的文旅产品,让更多观演游客深入体验青岛文化、了解青岛风情、感受青岛温度,释放演艺经济的“溢出效应”。
从“引客”到“留客”,“演艺+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广阔。马上进入暑期出游高峰,演出旺季与旅游旺季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关键在于能否将演出带来的“流量”转化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增量”,做好旅游业态升级,塑造地方文旅品牌。相信,依托青岛独特的资源禀赋,探索更多“演艺+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一定会为城市文旅发展带来更多新可能,让城市焕发更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