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近日,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与青岛大学签约合作,市南区的每个学校分别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一个相关专业牵手,开启“一院一校”合作模式。
受隶属关系、招生范围等条件所限,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高校原本与基础教育学段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近年来,挖掘高校资源特别是驻地的高校资源成为各区市教体局的统一动作。市北区与青岛大学合作挂牌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李沧区教体局与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深度合作,为全体英语教师开展学科素养提升专题培训;崂山区探索引进高校的基础教育专家团队支持学校发展。
利用地缘优势深挖高校资源,助力基础教育“向上生长”,青岛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高校合作2.0版重点关注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学段与高校合作的最初模式多是挂牌成立附属中学、小学,邀请高校专家到基础教育学校开设科普讲座,以研学的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实验室,引导学生形成对大学的初步印象。而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让青岛的基础教育有了崭新的面貌,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70%,优质师资提升到2.04万人。在这一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段与高校的合作也进入2.0时代。新的合作模式下,中小学与高校的连接重点从学生延伸到了老师,并落脚于课程和教学。
市南区与青岛大学的合作始于2017年,青岛五中挂牌青岛大学实验中学,青岛金门路小学挂牌青岛大学附属小学,青岛燕儿岛路第一小学挂牌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双方在资源共享、课程实施、教师培养、科研合作、专家指导、海洋教育、创客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市南区东四学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目前,市南区集团化办学全面升级,实现100%,一批办学水平高、教育质量好、社会声誉佳、具有样板意义的教育集团茁壮成长。而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需要与高校有更契合的合作模式,每个学校都找到与自己发展理念相似、适合教育资源对接的高校,有专属的指导专家。按照合作协议,青岛大学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学院与市南区教体局所属相关中小学将展开教育科研合作,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市南区所属中小学做好青岛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和教育类研究生的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工作;聘请市南区教体局所属相关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优秀教师担任青岛大学兼职教师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合作开展教研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焦淑军表示,市南区教体局将坚持高标准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深度合作,把高校科研优势转化成市南人才培养优势。
借助师范院校组建优质教育朋友圈
在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段的合作中,拥有师范专业的院校优势明显。比如为青岛市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教师的青岛大学,与许多区市教体局都有深入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也在青岛有合作的基础教育项目。除了培训教师,一些高校还直接派出管理团队和教师,引领课程设计和学科建设。
青岛大学附属滨海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于11月22日参加了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专家的培训课。以往的跨学科教学,往往会被做成“拼盘式”的组合,比如语文老师讲春天的诗歌,英语老师讲春天相关的词汇,美术老师带着学生做风筝,看似都是一个主题,但其实知识之间并没有形成关联。教授在讲座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实用性的解决办法:用真实情境整合相关知识点。比如要去北京春游,学生就要收集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讨论如何买票,查看线路,了解北京天气,学习语文和历史等知识,规划去哪些景点。“这种讲座经常性地开展,有教学理念的提升,也有实践的指导、课程开发的引领。老师们平时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和青大的专家们沟通,甚至可以请教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马勇军。”滨海实验学校校长赵春燕说。
2020年招生的合肥路小学和2019年招生的崂山区实验初级中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和崂山区联合创办的公办学校,合并挂牌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校长刘名卓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让学校有了高起点。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校获得诸多荣誉,赢得四个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实验校称号,作业教学案例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十大案例。学校的精博课程体系中70%为国家课程,30%为拓展素养类、思维训练类、竞赛类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具有项目化、专题化和问题化特色,以强化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训练,并设置上海和国外的短期研学荣誉课程,夯实学习力根基。教师培训方面,学校成立了三个研修工作坊,借助华东师大教研联盟体80个学校的资源,并联动本地资源开展校本研修,全方位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崂山沙子口片区,崂山区教体局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崂山五中、汉河小学挂牌成立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目前已进入第三期合作办学,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办学品质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
近日,山东大学、李沧区政府、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引入山大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合作创办高水平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学校,填补李沧西部片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白。
如今,在青岛,基础教育与高校的互动更为频繁,资源互通后带来的成果也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