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棋
在净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零售业务正在成为银行利润新增长点,“加码”成为共同行动。
近期各家上市银行公布的半年报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这一点。
农业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客户总量达8.62亿户,保持同业第一。农行表示将积极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场景,提高消费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居民家装家居、电子产品、汽车、文化旅游等消费金融需求。消费贷款上半年累计投放2287亿元,同比多投915亿元。
农行副行长林立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全行坚持“个贷优先发展”定位,聚焦“住房按揭、生活消费、普惠经营”三大领域,在城市、乡村两大市场齐头并进,借助完善的金融渠道和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主动营销和场景营销,零售信贷服务能力和综合贡献进一步增强。
邮储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客户贷款增加6122.34亿元,同比多增752.69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带动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2.10和0.4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增加2629.89亿元,同比多增669.13亿元。
作为零售业务转型的标杆,招行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
2023年上半年,招行也不负众望交出了答卷:零售贷款总额32682.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0%,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4.62%,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消费贷款余额2723.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68%。
对于零售业务的策略定位,招行表示,因为经济周期、资本市场的影响,当下对零售业务的挑战比较大。零售业务目前的发展不是在一个顺境中的上行期,而是在一个逆境下的调整期。当下零售、财富管理有困难,但招行仍然会投入巨大的资源和力量。希望零售资产业务的规模、零售的营收、利润的贡献、非息收入对全行的贡献保持在目前50%左右,未来增长到60%。
银行的零售业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市场输出和传播的路径,也是银行发展客户关系的工具,零售业务营运成功与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提振消费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选择,经营发展的“稳定器”和业务增长的“新引擎”,整体将继续提升对利润的贡献度。
正如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认为,在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形势复杂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变迁等大背景下,零售金融将凭借资本消耗少、业务前景广阔、客户收益稳定、创新条件充分、风险分散等特点成为银行“逆周期”能力的关键。
但另一方面,银行零售业务属于“慢工出细活”,成本收入比相对较高,同时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存款理财化、互联网消费贷款风起云涌、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等多重挑战,零售业务发展将更多依赖于银行大负债管理规模的增长和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资源,借助金融科技深度转型;此外,开放将是银行零售业务升级的路径之一,特别是中小银行应秉持“开放银行”理念,开展跨界合作,融入金融生态,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双赢、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