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作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的承接地,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迎来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全新契机。
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2022年,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拉宾宁宣布,“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获批,落户西海岸新区,并于2023年2月15日揭牌。西海岸新区由此成为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2月15日揭牌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共同推动,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牵头,联合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共同打造。
为什么是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目前已集聚国家级涉海创新平台12个、海洋人才7.1万,在海洋国际合作方面,2016年承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任务。新区以论坛展会为纽带,促进东亚乃至国际间海洋交流合作,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亚海洋博览会,累计发布26个重量级报告(指数),成立5个国际联盟和3个协调机构。7年探索实践,新区打牢了国际海洋合作基础,扩大了国际“朋友圈”、提升了国际话语权。
2014年以来,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1%,总量占青岛市40%、山东省10%、全国1.8%,在海洋版图中的支点作用逐步增强。在这片与海洋紧紧绑定、各类场景丰富的土地上,开展“海洋十年”相关研究和任务计划,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
突出国际合作对外开放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海洋十年”将是西海岸新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源。
此次落户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为新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崭新平台。立足国家使命和省市海洋发展目标,突出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两大功能,西海岸新区将在中心运行、资源链接、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全方位保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快全球校政企、人财物等全要素的融合联动,合力打造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新平台,带动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运营后,将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现代海洋产业培育、海洋生态合作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国际海洋事务交流五大平台作用,组织研究现代海洋城市的战略、政策、路径和举措,开展海洋经济融入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和RCEP等重要区域合作机制的路径探索,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推动国际合作共建海洋产业园,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探索建立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装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三产融合等为主导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加速源头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利用,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能力,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青岛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提供条件。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将在联合国框架下凝聚海洋与气候领域的国际共识和智慧,推动“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OSF)等系列大科学计划落地落实,生成知识和解决方案。在为“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提供服务支撑、赋能区域发展的同时,“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聚集国际组织和平台,推动双多边海洋领域合作,组织开展海洋领域能力建设和国际培训,深层次、宽领域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能力,加快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在这些领域,西海岸新区有着多方面的合作可能。
据了解,今年西海岸新区将从打造海洋科技支点、产业支点、开放支点三方面创新突破,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全省海洋发展,全力打造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区、山东海洋强省先行区。新区制定了推进大院大所和高校向区向海发展的意见,将加快推动中科院海洋所整体搬迁、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市场化运营,做实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重点海洋科研机构,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前期工作。新区将加快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等总投资1000亿元的60个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亿元以上海洋产业项目50个,推动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深远海养殖等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向海开放支点方面,除了平台建设,新区还将深化港产城融合,推动青岛港加速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全力彰显新区在践行国家战略中的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