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青岛日报 2025年03月08日

青岛日报2025年03月08日版面

国 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其培养方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关乎学生的品德修养,更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岛作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更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部署,聚焦生命健康、绿色低碳、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相关产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有卓越才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通常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自己的创新成果;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成果。第二,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广泛知识面和人文素养,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专长,同时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通常能够熟练掌握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方法,同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动态,这种跨学科的素养和知识面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第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分享资源和信息;能够在多学科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协作能力;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或成为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第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力。拔尖创新人才通常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力,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成果。第五,开阔的国际视野。拔尖创新人才了解全球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动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

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即“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它强调教育者要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侧重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立德树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立德树人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品德修养的学生,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真理和创新。其次,立德树人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其未来的创新实践提供坚实的支撑。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引入课程育人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价值传授,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政治抱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专业荣誉感与职业使命感。立德树人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通过立德树人的教育,可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和和谐稳定。

立德树人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

第一,把握客观规律,强化品德教育,科学推进人才培养思政化。立德树人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品德教育。把握思政教育工作规律是科学谋划、精准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政化的重要支撑。教育者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与法律等,通过案例教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组织创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教育者应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供多种课堂形态、实施过程化评价等多种方式,着力构建模块化育人培养方案,建设对应不同的专业能力培养与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育者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开发者,应把握学术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沉淀教学经验,凝练教学艺术;融合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发挥核心主体作用,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坚作用,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第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科技文化节、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创新实践条件和环境。此外,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竞赛,为其创新成果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第六,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者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坚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与学科竞赛结合三原则,拓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建设以专业技术为引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知识传授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政治抱负。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本文系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德树人、科教融合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 项目批准号:QDSKL24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