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近日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
知识产权的运用转化关键要依靠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发挥作用,通过各种力量的系统集成,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协同保护效能,使其更好服务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
发挥好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着力促进创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高效融合,优化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支持国家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连接区域和行业机构,在知识产权交易、专利导航和推出专利密集型产品等方面强化平台功能,加强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降低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本,培育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良好生态。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加快知识产权运用转化,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研发、生产、经营全过程。支持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大力培养专业化运营人才,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能力。
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源头作用。要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通过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促进高价值专利的转化应用,加速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贯通从基础研究到高价值专利培育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转化路径。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知识产权系统集成不仅要着眼国内制度体系建设,还要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要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建立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跨国创新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彦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