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求来源
12345·青诉即办
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
党报热线82863300
■话题热度 ★★★★★

■外卖骑手奔忙在城市大街小巷,平台企业缴纳社保将增强他们的兜底保障,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近日,京东外卖和美团外卖“官宣”,将为骑手缴纳社保。“养老有了保障,必须赞!”“到手的收入会不会减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新举措在外卖骑手群体中引发热议。
如今,不少劳动者选择自由职业,成为灵活就业人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已取消,缴费方式也更为便捷多样,但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意愿仍然不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从“能”到“愿”?连日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状
有远见的“少数人”变多了
2月24日清晨,54岁的老张如往常一样,来到崂山区株洲路零工市场原址,找寻工作机会。老张是泰安人,做零工之前,曾在辽宁的一家养鸡企业做技术员,企业为他缴纳了13年的社保。
“我是2017年回山东的。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我回来伺候他,就没再回去,后来就来青岛做零工了。”老张从事的多是电焊、抹灰等活计,工作不稳定,一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刚回山东时,他委托辽宁的朋友帮他继续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从去年开始都是用手机缴。缴纳社保就是为了养老有保障,退休后能领退休金。”老张熟练地从手机中找到缴社保的微信公众号向记者展示,“网上缴费很方便,去年我一共缴了10255元。”
“我之前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两年多,离职后自己继续缴社保。我都是从手机上搜索、学习相关政策,平时大家聚在一起也经常讨论,毕竟养老问题不是小事。”46岁的王伟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8年,他认为“目光得看长远”。
记者走访岛城多个零工市场发现,尽管在青岛工作,但大多数零工选择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而非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每个月缴400元左右,负担小很多。”零工王兆广介绍,自己身边的工友们大都来自农村,他们要么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不甚了解,要么觉得“可望而不可即”。
在株洲路零工市场原址附近,市民向好开了一家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她对零工的情况较为熟悉。“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要么是本地年轻劳动者,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要么是之前在企业工作过,缴纳过一定年限的职工社保。”向好告诉记者。
有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分布在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个体工商户等行业。据了解,青岛是较早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的城市之一。青岛市现行政策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记者从人社部门了解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本质上也属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但重在“灵活”,全凭自愿。“不选择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也可在户籍地参加当地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但它属于居民保险,主要面向经济条件相对有限、年龄偏大的城乡居民,缴费金额较低,但其待遇水平也较低;相比之下,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金额较高,但未来的保障更加全面和优厚。”青岛市社保中心征缴处三级调研员王涌涛介绍,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间自由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保费由个人承担。以2024年为例,灵活就业人员每月最低需缴费883.2元。
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青岛市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50.5万人、50.9万人、52.2万人,呈现逐年稳定增长趋势。
探因
未参保多因“未考虑”“压力大”
每到中午用餐高峰时段,大批外卖骑手奔忙于市北区台柳路上。近期,平台要给符合条件的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消息让大家很兴奋。
“我们这个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站点没给我们缴社保。每个月扣去房租、车租和日常开销,剩下的钱也不太多了,所以我没考虑缴纳社保。”外卖骑手王亮是个“00后”,他坦言:“我觉得没必要那么急着参保,过几年我可能会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到时候再参保就行了。”
李刚是一名专送骑手,平台缴社保让他觉得未来有了更多保障。“这样一来,我们从灵活就业人员变成了有稳定工作的人。就算是个人要出一点钱,出的也是小头,还是要从长远考虑。”李刚告诉记者,尽管可能到手的收入会有所减少,但大多数外卖骑手对参保持支持态度。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平台“官宣”前,少有骑手曾缴纳过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要么因为“不了解”“未考虑”,要么因为“没必要”“更看重眼前到手的钱”。
个体工商户是最早被纳入灵活就业人员的群体。39岁的刘瑶开了一家文印店,此前曾缴纳过数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前两年店里资金周转压力较大,就断缴了。以后我想认真考虑一下,是继续缴这个,还是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她认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多,更加灵活,压力也更小;而灵活就业人员保险受本人收入影响较大,容易断缴。从事设计行业的李俊未参保的原因则是“享受当下”,认为“社保对个人的保障有限,靠自己攒钱也可以养老。”“90后”张风从事教培行业,她仅购买了商业医疗险,暂时未缴纳社保。
为何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王涌涛介绍,从构成上看,灵活就业人员年轻化趋势明显,外地户籍占比较高。“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特别是年轻群体对社保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退休养老缺乏紧迫需求和长远规划,倾向于赚钱后消费、储蓄或投资。这一群体多为跨省跨市就业,缺乏在一地长期参保的动力。由于收入不稳定,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群体缴费压力大,经济负担重。还有部分来自农村的灵活就业人员依赖家庭、子女养老,认为无需额外通过养老保险方式养老。”王涌涛说。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目的是以社会保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实现老有所养,这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参保将丧失这一社会保障权利,失去年老后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王涌涛介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和年龄条件,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职工相同。
建议
灵活调整政策 扩大覆盖范围
受现实压力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容易成为社会保险难以覆盖的“死角”。青岛市人大代表、即墨区国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华认为,在养老保险获益时间预期较晚、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涨的背景下,收入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灵活就业人员群体会更重视当下面临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生活压力,而缴纳社保并非紧迫需求,往往会选择不缴费,或按最低标准、最短年限缴纳,且容易出现断缴的情况。
王文华建议,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的特点,政府应研究更合理的缴费水平和断缴处理办法,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
例如,适当降低缴费基数或缴费比例,对于实际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60%的灵活就业人员,再设立一个40%的缴费档次供他们选择,减轻缴费负担;放宽社保补缴时间限制,由可当年度补缴调整为可跨年度补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灵活就业群体当下的生活压力;采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多缴多补,少缴少补,提高参保积极性,最大限度扩大社保覆盖面。
记者了解到,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没有可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往往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工伤保险等难以覆盖。山东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劳动业务中心主任郭立天指出,在灵活就业人员群体中,依托平台的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工作内容偏向重体力的零工劳动者等人群,时常面临较高的职业伤害风险,但又无法加入到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中。于他们而言,工伤保险的缴纳需求甚至高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山东省出台了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用人单位可为超龄人员、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办理单险种工伤保险。”郭立天建议,山东省可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工伤权益。
为给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提供更多便利,青岛市采取了多项举措。早在2006年,这一群体在青岛参保的户籍限制就已取消,降低了参保门槛。为鼓励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积极参保,青岛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上线“社保相伴提醒服务”,构建了“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等多元参保服务体系,参保缴费更方便。近年来,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实习学生、超龄人员、家政服务人员等均被纳入了青岛市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外卖骑手是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重要群体。“京东外卖、美团外卖等平台企业主动依法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承担参保缴费责任,作出了良好的引领示范。更多平台企业应承担起企业责任,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王涌涛提醒,社会保险关乎生活保障,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灵活就业人员应算清“社保账”“长远账”“明白账”,积极参与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障。
另外,人社部门提醒,灵活就业人员应谨防代缴公司“挂靠”社保骗局。通过“挂靠”代缴社保,实际是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会保险待遇,不仅违法,而且由于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有些公司以社保“代缴”“挂靠”为幌子实施诈骗,出具虚假缴费凭证,使个人遭受代缴费用被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