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

青岛日报 2024年12月29日

  李 真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高校“大思政课”是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工匠精神为高校“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资源,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高校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将工匠精神落实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中。

  第一,推动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当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高校对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如还没有把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列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评价标准之中,还缺少对工匠精神教育的整体谋划,缺少贴近大学生成才和就业实际的工匠精神教学材料和教学案例。同时,高校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总体上也不够深入,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教师的教学方式还主要是课堂理论灌输和课外实习实训中的简单介绍,成效不太明显。重视工匠精神教育,高校应将工匠精神教育提升到实现“大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上升到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中国精神高度,以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为重要抓手,完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材体系、教学和实践体系,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教学,助力打造和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第二,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之中,要积极地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之中。一是要自觉主动地搜集工匠精神相关教学内容,将其融入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自主知识体系之中,核心是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之中。二是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开展的相关思政课程群之中,讲述有关大国工匠等涉及工匠精神的重要案例和材料。三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制作与工匠精神有关的“思政课导学”课件、讲义、专题片等,帮助教师讲深讲透讲活学好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重要意义。四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相关专业特色,基于学生思想、心理特点,从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工匠精神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五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体系之中。

  第三,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工匠精神体现在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具体劳动实践之中,体现在劳动者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产品的过程中。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要体现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要精心设计带有工匠精神内容的实践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实训,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感悟和体验。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第四,推动工匠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要主动整合资源平台,并自觉构建大师资体系。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不断完善,要善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支持系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培训系统等,把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创新推动线上线下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教师要利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有关工匠精神的教学资源,鼓励师生围绕工匠精神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工匠精神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善于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专题培训活动及工匠精神“三进”集体备课活动等,鼓励教师围绕工匠精神申请教学项目等。在“请进来”方面,聘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来到高校校园,担任兼职教师或导师,通过“手拉手”集体备课和实践研修,传承和培养专业技能,推动形成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合力。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