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堂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增强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融合度,以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升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把党的组织链条延伸到城乡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特别是注重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要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增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的功能,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让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健全乡村组织体系,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领导干部力度,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服务充实新生力量。对基层干部政治上要信任、工作上要依靠、生活上要关心,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表彰。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我们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指明了方向。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要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把社区居民和单位组织好。要完善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格局,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同时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把更多资源、管理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完善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农村稳定安宁。要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防止碰头叠加、蔓延升级。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健全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
把现代科技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这些重要论述都为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指明了方向。当前,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各地运用数字技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蓬勃兴起,有效实现了社会治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新。比如,从“中枢大脑”的指挥调度,到群众诉求的智能汇总,再到服务资源线上整合等等,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基层党员干部更精准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促进了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创新。实践证明,先进技术手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平台和渠道。基层党组织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行政壁垒。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智慧决策、智慧治理、智慧服务的水平。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主动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信息设施等硬件配套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举办信息技术培训班,为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技术指导。
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证明,基层治理做得好,就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认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国家的发展才能具有持久的动力。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临的是更加突出的矛盾和挑战。越是改革向纵深推进,越是社会矛盾复杂,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靠和期盼往往越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往往越大。因此,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依据,不仅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最直接,要建设一支热心服务、持续稳定的基层服务工作者队伍,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努力越做越好。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