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

青岛法院:深入推进司法改革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 2024年12月10日

  ■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公开开庭审理案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以及上级法院工作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立足审判职能,找准服务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

  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市法院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助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青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设立青知创新服务党代表工作室,走访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家和重点产业链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与中国(山东)自贸区管委、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签订一体化保护协作框架协议,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针对服装及调味品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跨域管辖优势。与潍坊、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订合作协议,推进跨域诉调对接机制向纵深发展。选择典型案例分别在潍坊、烟台、威海、东营巡回公开庭审,邀请跨域地区技术调查官参与技术类案件审理,邀请当地企业、高校旁听庭审,提升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诉前调解和执行工作情况。审结全国首例家电测评博主商业诋毁纠纷案和全国首例涉XR行业和产品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对相关行业营造合法有序的行业秩序、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打造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优选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市中级法院以青岛国际商事法庭挂牌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化争端解决优势,推动青岛涉外审判和涉外法治建设工作迈入新阶段。开展涉外案件巡回审判。针对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涉外案件开展巡回审判,通过以案释法,使纠纷不出示范区即得到及时化解。青岛国际商事法庭结合司法实践,积极创建“尚合”调解品牌,体现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调解优先、息讼止争的司法理念。提升域外法查明和适用水平。先后与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深圳市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建立域外法查明合作机制,完成20多起案件的域外法律查明工作。开展“国商法庭护企行”活动。走进多家“走出去”的企业,深入了解司法需求,引导企业积极预防涉外纠纷、降低境外投资风险。青岛国际商事法庭今年以来多件案例在全国、全省获评典型案例,青岛法院涉外审判的国际公信力不断提升。

  发挥破产审判功能作用,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中级法院立足司法实践,深化改革创新,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打造破产审判的“青岛模式”。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市中级法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23家成员单位会签关于企业破产处置的府院联动意见。推进破产企业注销便利化。与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签署《关于推进破产企业注销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对打通企业注销瓶颈、保障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明晰企业注销办理流程、提升企业注销办理效率等作出规定,完善了破产企业退出机制。推进“企业破产处置一件事”一体化平台实质化运行。依托最高法院重整平台和执行系统,与市大数据局共同牵头14家单位,推进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系统上线运行,为法院、破产协会、破产管理人、债权人等各方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司法能力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治领域的改革任务要求,其中需要法院直接落实的重点改革任务19个方面46项,涉及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有18项。全市法院紧扣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司法改革。

  不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改革。倾力打造“和青和理”多元解纷品牌,让纠纷化解过程更加体现“法、理、情”相协调。延伸职能促推源头治理。在党委领导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推进形成“非诉挺前、司法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激发“一站式”矛调中心的解纷实效,激活人民法庭基层治理“毛细血管”作用,建设贴近群众的特色纠纷治理工作站,针对类案多发高发领域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凝聚合力探索解纷新模式。建立“1+N”解纷模式,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吸纳306家特邀调解组织、2743名特邀调解员,形成涵盖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共治格局。科技赋能助力实质解纷。深挖数据“富矿”,创新建成司法数据中台,对全市法院近七年的147万份裁判文书、调解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全面解构,解析维度844类、要素7674种,运行以来共形成专项分析报告11件、问题对策13件、审判白皮书12个。研发上线诉源治理平台,涵盖涉诉地域和行业多分析角度,共提取并通报万人成讼率109次,为社会治理提供司法大数据支撑。

  不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加大“立审执一体化”协调配合力度,立体推进交叉执行,抓好终本清仓和执行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提升协同化智慧执行水平。加强执行领域协同场景的研发运用,研发覆盖全市法院的“事务集约”“履约能力分析”等系统,实现“一网调度执行工作”和“一屏指挥执行现场”;会同综治、行政审批等部门,搭建“网格+执行”“区块链+股权查控”等跨部门协作平台,形成信息联查、联合惩戒、现场协助的执行工作新模式。建成法拍不动产“一件事”平台。强化府院联动,协同相关部门将法拍不动产执行、税费缴纳、登记办证相关业务整合为“一件事”。截至目前,已通过该机制累计询价房产2100余套,涉案金额124.2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评估费用2036余万元。深入推进交叉执行。将交叉执行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出台实施办法,明确交叉执行范围、流程等事项,深化执行“三统一”管理。

  不断深化审判管理机制改革。科学合理运用审判管理指标体系,做实数据会商、法答网、案例库工作,抓好“一张网”融入,有效提升审判质效水平。突出可视化管案。在办案系统中嵌入“四类案件”自动标识、重点案件自动追踪等模块, 推动案件关键流程节点管控。建成集卷宗自动调阅、智能语音识别、关联法律推送于一体的智慧审委会,案件质量把关、统一法律适用的能力不断增强。落实智能化管事。坚持关口前移,增设立案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坚持向后延伸,研发裁判文书评查系统,助推提升文书质量评查业务质效。推进信息化管院。探索“数字警务”“数字办公”“数字行装”建设,推进传统政务管理、工作流程变革创新。在市中级法院院史馆、廉政教育展室建设中,凸显数字化展现措施,进一步丰富交互体验,切实增强日常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突出创优跃升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以审判能力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今年以来,市中级法院开展“创优跃升年”活动,通过创优跃升,持续塑造品牌特色、推动队伍建设,为抓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抓实建强政治素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筑牢政治忠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加强对法院队伍的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以党建统领法院各项工作,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形成以“公正铸法”为总品牌、以“刑稳致远”“蓝色风暴·红色引领”“融·实”等支部品牌为子品牌的党建品牌矩阵。2023年以来,市中级法院共有8个党支部获省、市表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抓实建强业务素养。建立完善高层次法律人才导师式培养、法校联合培养等机制,推动队伍专业化能力提升。重视青年人才成长。制定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程意见,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充实壮大审判队伍后备力量。建立分层培养模式。综合考虑法官助理德才表现、业务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科学区分培养阶段,使其快速成长成才。丰富教育培训方式。定期举办“干警讲堂”“青年法官论坛”等活动,实现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

  抓实建强职业道德素质。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培育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让“干净加干事”成为法院队伍建设的鲜明特征。强化监督机制。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将其落实到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查纠“顽瘴痼疾”。制定《关于对本院工作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落实任职诉讼回避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多个制度规定。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对违规经商办企业、代理案件情况进行常态化清查整治。严明工作纪律。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司法行为,以五个创优跃升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