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是“大报”。记得有位知名诗人曾说过,《青岛日报》在青岛就相当于《人民日报》。可见其影响和魅力。
我第一次与《青岛日报》有联系,还是在恢复高考的那年。一天,一个电话打到我所在的单位,约我去报社一趟。我这是第一次踏进报社的大门,心里不免还有些紧张。接待我的编辑是位中年女性,对人很客气,细声慢语。她问我参加高考了?我那年确实参加了高考,并被通知体检,就等院校录取了。我忘记当时报社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只记得女编辑说,那你一定有许多体会感受了,写一写,让更多的人知道好吗?我一听很激动。因为当时在《青岛日报》上出现名字,那可是几乎全市人都知道的大事。我满口答应,还特别问了一句:有什么要求吗?女编辑说,写你心里想的就可以了。
很遗憾,那篇约稿没见报,我那年也没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来回想,虽然编辑让我写内心感受,但当时的我,深受过往时代末流的影响,还沉浸在“东风吹,战鼓擂”的小框框里,忽视了报社的大格局。
不过,与女编辑交谈时的鼓励、鞭策的话语,我却没曾忘记。来年,我终于踏进了大学校门。稿子虽没发在纸媒上,却印在了精神世界里。遗憾的是,我迄今不知道那位女编辑为何人。
1992年,我随青岛首个党政培训团赴新加坡培训,所见所闻令我感慨不已,于是写了一篇七千多字的“我看新加坡”,投给了《青岛日报》。我当时心里有些忐忑,篇幅太长是一方面,另外毕竟是国外感受,能发吗?没想,稿子一周后见报,仔细阅读了一遍发现,竟一字没删,还破天荒地配发了两幅照片。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报社的敏感、前瞻、胆略明显超出我的想象。后来得知,稿子见报,当时的市委书记看过后还专门给有关部门领导打电话表示肯定和鼓励。我还获知,那篇稿子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和感叹。一位同事跟我讲,他亲眼看到一位门卫拿着刊登那篇稿子的报纸对周边的人说,咱们要快发展啊,将来也要像新加坡一样富有。这让我对报社的领导、编辑们更加刮目相看、钦佩有加。
《青岛日报》是党报,自然更“与时俱进”,也更注重“思想引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青岛日报》开辟栏目,回顾4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那一年,我又写了一篇长文“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回顾了我市第一次向全社会公开选聘四名领导干部的点点滴滴。因为我曾是具体组织者,因此掌握一些细节和“内情”,其中有一些从未公开过,甚至当事人也未必了解。稿子完成后,我担心编辑不了解当时的情况,便与报社的领导沟通。没想领导一听题材,马上表示支持并说,他当年也曾参与过选聘工作的报道,对我市在干部选拔上的重大突破感触颇深。
稿子发表后引起一定反响,让许多当年参与的人旧话重提,感慨万千。公开选聘虽然目标只有四个人,但报名参与的却有200多人,这些人后面是所在单位的同事以及亲朋好友,还有整个社会的关注。如此算下来,可以说是成千上万人介入了那次轰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中。这是改革开放最有力也是最实际的证明,特别是最终被任命的四位领导干部,他们后来的进步历程,与那次公开选聘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那次公开选聘,就未必有他们后来的发展。而《青岛日报》不吝版面,让我的拙作刊登出来,足以说明他们对改革开放中所涌现出的“新鲜事物”,是何等的关注、支持。
《青岛日报》虽有不少“阳春白雪”大作,但又不乏“下里巴人”的稿件。我曾发表过许多稿件,多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不论是在街道办事处工作时写的邻里之间的琐事、小事,还是调机关后写的一些“社会现象”,无不透露着庸常百姓、普通人家的烟火之气,而这些稿件,报社并没因为“平淡”“寻常”拒之门外。这让我心生感激,也激发了写作的信心。几十年过去了,纸媒似乎有逐渐隐退之势,但我始终订阅《青岛日报》。没别的,那是一种情感,难以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