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广顺

精神的原乡

青岛日报 2024年03月25日

  《青岛文学史》是“我的青岛”地方文化教育史“三部曲”系列的压轴之作。写它,源自精神原乡中的一个解不开的“结”。记得五年前深秋既望的那个不眠之夜,繁星如花,一个念头突然灵光般闪现在脑海:何不积五年光阴,连续拼出《青岛教育史》《山东(青岛)大学史》和《青岛文学史》三部史稿,将花甲之年许下的十年五部著述、不下三个百万字的心愿落实?正所谓,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当这一切终于得偿所愿,对自己迈步古稀之年有了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时,冥冥中又感觉一切似乎从未真正开始……

  其实,我很知足。一介没正经念过书的教书匠,履历杂乱无章,似乎真的没有“资格”做学术。之所以摆弄“笔杆子”,是因为抡不动榔头或镰刀,不得不朝“爬格子”使劲。又中了坊间“青岛的山、海、城里藏着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蛊,遂鬼使神差地从做了半个世纪的教育中抽身出来,重拾弱冠时年的文学梦想,以便在耄耋年轮定义自己——我是谁?我能做甚?我弄得咋样?不吐不快,我写《青岛文学史》,是爱青岛、爱文学爱到非用基因不能命笔的地步,真有点儿乡愁与梦想的“双重救赎”。

  作为承载历史符号的青岛文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苦苦折磨着我,而当头的则是“准备好了吗?”的诘问。《青岛文学史》挹取青岛自1891年建置到1949年解放这一时段,旨在以学术的、批评的立场,对青岛文学追寻现代性的起伏与得失,即对文学思潮与流派、作家作品与接受主体、文学期(副)刊与现代都市、文学本质与主体论等问题作出学术反应,而不是文学考据抑或学科史介绍,更不是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梳理和导读。诚然,我为能开出一张足以让人动容的作家名单几乎弄痛了脑仁。

  王统照、老舍、沈从文、臧克家、王度庐,以及闻一多、梁实秋、洪深、吴伯箫、赵少侯、周学普等被赋魅的作家值得大书特书,而短时旅寓青岛的顾随、陈翔鹤、陈梦家、郝荫潭、汪静之、蒲风、史轮、萧红、萧军、舒群、盖耀华、杨唤、臧云远、徐中玉、孙昌熙,乃至个把月或一两个星期浮萍般的“游青”作家,像苏雪林、陈荒煤、艾芜、沙汀、巴金、俞平伯、柳亚子、卞之琳、何其芳、蹇先艾、柯灵、郁达夫、端木蕻良、袁犀,都不应在本书缺席;而土生土长的于黑丁、周浩然、鲁丁、废丁、黄耘、刘燕及、梁宝、萧风、刘绪萱、鲁海,以及被文学史遮蔽遗忘的废名、宋春舫、杜宇、丁梦全、张喟兹、李策、陈南冰、朱之凌、鲍运昌、潘颖舒,尚有徜徉在古典诗词苑中的黄公渚、吕美荪、刘少文、梁启勋、周至元、王锡极等,还有那些在青岛使用其他语种写作的作家,如维尔汉姆、田原天南、中日混血儿黄瀛。虽然其中的一些人名不见经传。20世纪上半叶云集岛城的青籍、定居、羁寓、萍游作家及其在地作品,包罗新旧文白,都留驻着彼时的体温,是“人”与“文”现代化的历史纽结。而我这部文学史,正是在众生喧哗极易失却方向的当下,对裹挟在历史甲胄而又无比迷人的地域文学经验的叩问和发抒。

  文学史不存在单一性和不可逆性的论述。回看青岛文学话语自我建构的时间纵深,我必须捕捉青岛文学史“存在于此”的条件,并于焉生发思考,不惟编纂教科书制式文学史本然所指,更要建构地缘文学的气性、文化能指。只是,我理论灵感阙如,一时难以给出形而上的学理阐释。大致的擘画是,在以文事为X轴、作品为Y轴、批评为Z轴的多个切入点和突破点的坐标系上,回归文学现场和历史语境,于文学地理流变中理解思潮流派、文学事件、文体文类,以及作家创作的知与行、见与解,生成新的诠释维度。

  之所以如此用心,端赖中国文学整体史与地域文学史的关系使然。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形势和特殊的地缘特点,经历了德租日据、北洋军阀、南京政府、抗战沦陷、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与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关联的城市,在中国政治中心南北播迁、山东文化地图东西转移中,形成了有别于“京派”“海派”文学之外的第三极。

  这一过程不是时空范畴中文学题材、体裁的简单聚合,而是一个意义复杂的、涌现的过程,所有在地书写不外乎发露青岛文学从乡土到都市的内在机杼。20世纪上半叶的青岛文学,与山东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交错互动、融会互证关系。唯其相互知觉、互缘同构的特殊性,以及线性进化文学史不易将其归属,这恰好成全了我的《青岛文学史》。但要从发生学解释它们共存于文学史的弥散与增益空间,并非易事。文学史书写需要拓扑意识,“文”与“史”相互折返,相与为用,其种种切切乃思过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