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新时代好少年 十个一伴成长”主题活动。
□青报教育在线 原赫
“六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把孩子送到这里生活读书,如今学校给我们交出了最好的答卷。孩子不仅在学业上取得很大的进步,还变得更加大方自信。”今年6月,青岛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迎来建校后的首批毕业生,2017级学生家长把绣有“创岛城名校 育实验栋梁”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学校,真切地表达了对学校的感恩与肯定。
家长的肯定是对学校最大的认可。近年来,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近100%,学校是如何做到的?
关注核心素养,构建“乐创山谷”课程体系
2017年建校伊始,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将所处的笔架山地域特色与“山谷”充满未知、自然与生命力的教育场景相融合,打造“乐创山谷”特色系列课程。学校校长迟晓燕介绍,系列课程包含乐创(科学科技)、德馨(德育)、艺彩(音乐美术)、炫动(体育)、阳光(心理健康)、悦读(语文英语)、敏思(数学)、七彩(社团)、善行(劳动综合实践)九个方面。
这其中,德馨是系列课程的核心。在迟晓燕的牵头下,学校组建学校课程研发团队,汇聚全体育人导师教学经验与智慧,针对新课标所对应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依托《青岛市中小学生“十个好习惯”建议》,灵活运用坐姿规范、正确应急、绿色上网等30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自主编写《德馨山谷》校本课程。
《德馨山谷》课程帮助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课程通过道法、综合实践和班队会课实施,让学生沉浸式参与到环境之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帮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如今,《德馨山谷》已成为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张德育“名片”,被评为“青岛市中小学优秀校本德育课程”并刊印成书。
注重集体备课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毕业就来到了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刚开始上课时没有经验,教学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也不清晰。在学校工作的六年时间里,通过一次次集备教研活动,我逐渐明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并优化课堂教学,终于能自信地给孩子们上课了。”赵晨是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现分管学校少先队工作。她坦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学校高度注重集备教研活动。
在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有很多老师与赵晨一样,通过教育集团内推荐、区内骨干教师交流和应届毕业生选拔来到学校。如何让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各不相同的教师们能够快速适应学校学情,打造出高品质的课堂?
迟晓燕介绍,学校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大单元全景集备”,落实教师培训、严格把控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培训中,由业务副校长详细介绍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及要求,由组长们梳理出新课标改革中各学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要素及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基于单元整体目标,分设每个学时的目标,开展模式化研究。例如在科学教学中,依据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将教学模式要素与科学思维学习相融合,结合教学需要与学情特点,构建科学“四层八步”教学模式,并以“四层”(模型思维—模型制作—模型应用—模型优化)内涵研究、“八步”(选择—设计—表征—分析—应用—调试—优化—迁移)设计研究、项目实践研究和教学资源开发为载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多彩社团活动助力学生多样化发展
“孩子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后,不仅学到一门特长,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一名家长欣喜地分享着孩子的变化。孩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学校对社团活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聚焦五育并举,注重学生多样化发展。每学年一开学,学校通过下发调查问卷,调研家长和学生意见,并根据问卷结果成立合唱团、英语戏剧社、人工智能等20多个社团,便于同学们自主选择。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写字节等十大校园节日,依托艺术节在年级中开设民乐团,包含二胡、琵琶等十余种乐器声部。目前,由65名学生组成的民乐团,已荣获2023年市北区艺术节一等奖、青岛市艺术节比赛二等奖;依托科技节培养的学生团队荣获全国科技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建校六年的时间,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前行中奋进,收获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评“山东省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实践基地”“青岛市文明校园”等数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未来,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砥砺前行,用爱与智慧培养有中国心的当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