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建设

青岛日报 2023年06月21日

  崔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并强调“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促进更高水平安全发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重点任务;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安全发展底线更加牢固”的目标,这些论述说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任务,都迫切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下,推进干部防范化解风险治理能力建设。

  干部需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

  风险潜伏、事件引发、灾害发展、危机暴发、减缓消亡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演化周期,与之相应,干部需具备全周期、链条式、动态化防控风险的能力集合,以形成对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完整闭环。

  第一,在风险防范研判阶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秉持底线思维,对所辖领域和行业的风险点、危险源做好辨识和管理,防止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发生。要善于捕捉危机前兆,筛选海量信息,预判风险事件的属性、特征、类型、主客观损失,论证评估组织及自身应对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第二,在风险防控化解阶段,力求及时响应、高效处置。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准靶向发力,实现应对措施与危害程度相匹配;另一方面,要善于排兵布阵,实现应急指挥机构与成员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纵横联动,同时动员、链接、整合外部企业、社会组织、媒体专家、公民个体等各方力量,协同应对风险挑战。

  第三,在风险演化阻断阶段,需具备权变应变的本领,根据事件的发展动态来调整应对策略,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换和升级。在应急处置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应合理有序进行止损测算与成本补偿,高质量地完成科学调查、系统反思、持续改进和策略总结等收尾工作,不断增强风险治理体系的韧性。

  干部风险治理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第一,价值引领,明确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行动共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发展态势日新月异,安全局势波谲云诡。只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才能使国家发展有条件、安全有根基。为此,党员干部须用系统思维方法和工具来谋划和开展各领域、各行业安全发展工作。既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守牢新发展格局安全底线,也要在构建安全格局过程中创造机遇、主动作为,拉升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线,力求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齐头并进、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第二,机制畅通,抓好常态化时期风险治理的制度建设。风险治理防范的前瞻性、响应的规范性和恢复的适应性,都应该建立在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稳定有效的制度基础上。为此,应不断增强事前防范保障和事后调试改革的机制支撑,使干部习惯于“常态—应急—常态”的场景切换。比如,在事前要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和决策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在事后要完善事件调查制度,系统检视应急过程中的薄弱缺环节,举一反三汲取教训,沉淀形成制度成果。

  第三,体制灵活,形成多中心协同治理的模式。风险治理的效能,取决于能否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在政府部门之间,对联防联控等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和扩充提升,按照风险模块进行常态化研判和演练,增强跨部门治理的协同性;在政府层级,既要完善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也要规范完善特殊授权、程序缩减和补办、决策行为事后追认、决策责任豁免等机制,形成上级和一线优势互补的指挥模式;在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培育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织密织牢基层安全防护网。

  第四,技术赋能,广而告之和精准推送风险信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使用,既可以提升干部应急处突的能力,也能够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可集成理论、政策、法规、预案、典型应对案例等学习素材,利用政府和社会媒介的联动合作,通过短视频等新形式向干部科普风险治理知识,让广大干部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另一方面,依托城市云脑等政府政务数据平台和专业信息系统,完善危机预警与分析技术支撑体系,优化对关键风险信息的可视化显示和解读,按照应急场景提供线上辅助决策和技术工具包,在府际间实现信息交互共享和精准推送,为决策者和一线人员提供真实、科学有效的信息。

  第五,培训有效,完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应急管理已被列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培训的覆盖广度和内容深度还相对有限。为此,一要扩大培训覆盖面,对社区、乡村等一线干部定期展开危机处置的仿真实训演练,培养其群众沟通、心理疏导、信息收集、风险鉴别、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二要打造新型培训基地,加强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与企业、职能部门、专业机构、镇街的合作,构建立体式一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师资要“引进来、走出去”,增加已有师资参与市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决策制定的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丰富且理论积累深厚的专家纳入干部能力建设师资库。四是探索多种新型教学和培训方法,发展嵌入式、集成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形式。

  第六,全程考评,综合评价全过程治理能力。干部考核的导向应充分体现风险治理全周期的特点,把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奖惩规范化。既要到产业转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拆违控违、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也要将前期监测、排查、预警和后期的恢复、调查、提升等工作,作为干部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比如,考察干部在风险点排查、潜在风险强度评估、风险点干预处置、风险隐患根除等方面的工作实效;在终结风险进程、平息风险事态、消除风险影响、平复民众心理等方面的行为效度等。完善结果应用,把考核结果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评奖评优、培养教育之中,体现问责精准到点,激励覆盖面广泛。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