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不是真的不太去书店了?
2015年去成都之前,被两位爱书人强烈建议,无论如何该拨出一天的时间来,到成都方所看看。没进过方所的人,大概会有一种预想:不就是个书店么?最多就是大点儿。
很好。你有这个想法很好。保持住。
因为你会在此基础上被震撼到。
成都的方所有种奇怪的气质。它远不是你想象中的书店。从你推开它的第一道门开始,一股“洞”的感觉就迎面扑来——它在地下,它很空旷,它又很满,它很舍得留一面一面空置的墙,它又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它让你感觉到,哦,这就是“别有洞天”,古怪的“空旷而熙熙攘攘”感。
六年前,同名的书店在青岛也开了,几乎是同一时间,一家著名的本地独立书店关张。那家独立书店对爱书人来说像个传说,像我这种并不算太能买书的人,也莫名经常跟朋友约在这里汇合再去别处,像个固定接头地点,无论谁先到,在书店里踱着,并不会在意朋友来得晚不晚,还会顺手买下手上正在翻着的书。这样一次两次攒着,集腋成裘,竟也变成了这家书店的VIP用户,买书可以享受最高折扣——可见我多交友不慎,他们有多爱迟到——啊,不是,可见我有多么爱进这个小小的街角书店,很多时候甚至是故意提前半小时出门,好进店里站一站。
我的朋友好像都挺爱这家书店,在这儿经常遇到熟人,有时候对面站了很久,偶然抬头才笑“哎唷是你”,通常也只是笑这一下,并不会出声去打破屋里那一大方的宁静空气,走时也不必打招呼,因为对方一定正埋头在书里。
那时候这家独立书店也根本不像现在的书店几近咖啡厅,他们没有咖啡,没有雅座,只在玻璃门边有两个厚重的木头条凳——有次木头条凳上坐着一个长头发的盲人,他对面的女孩在低声絮絮地说着什么。出门后反应过来,那是盲歌手周云蓬,朋友在给他读书听。
有部美国电影叫《电子情书》,看名字是讲“网恋”的,在影片上映的1998年,“网恋”还是很新鲜的东西。但实际上呢,这片子是在讲独立书店跟连锁书店的战争。女主角继承了有40年历史的街角书店,坐落街边,有个大玻璃窗,布置得很像你家的书房或者客厅,有几个充满个性、看上去似乎不太靠谱但实际上又很忠诚可靠的店员。书店的主打是儿童读物,经常举办活动,给孩子们念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这家已经经营了40年的传统书店,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不远处开了一家“方所”,也就是男主角经营的大型连锁书店。
大型连锁书店里书的品类极全,要什么有什么,甚至你不要什么它都有什么。店员训练有素,着统一制服,有标准笑容,有规范的服务流程。而且最关键的是,大型连锁书店的老板自己也是个爱读书的好青年。
独立书店女老板跟大型书店男老板展开了几次当面锣对面鼓的白刃战——结果如你所料,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尽管有类似我这样的忠诚粉丝去输血支持,但卖书也是买卖,买卖就有自己的商业逻辑,电影里的独立书店,终于也是在大家的恋恋不舍中,关张了。
电影有个非常光明的结局,尽管独立书店关了张,男女主角还是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女主角准备转型当作家了。但我有点怀疑这个结局就像鲁迅先生在《药》的结尾凭空给夏瑜的坟头加了个花环一样,是理想主义的曲笔,为的是给人以希望。
身为一个最普通的读者,我为大型连锁书店的开业而雀跃,而骄傲;同时,又为在同期关门的独立书店而叹息。
这个年代,出版业在变,书店在变,大家的阅读习惯也在变。我是电子图书阅读的坚定支持者,也为大型连锁书店的迷幻气质喝彩,还恋恋不舍曾经打发过无数午后时光的街角小书店。
每当这时,会格外感到自己之渺小,时代的车轮在耳边隆隆向前,让人体会难言的悲欣交集。除了奋力寻找合口味的好书,读它们,把它们推荐给更多的人以产生共鸣,让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无论纸质书,无论电子书——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去处。对吗?
最后想对那家独立书店说一句:几年过去了,学苑书店,我没忘记你,很感激你曾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