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崛起 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

莱西经济开发区(龙水社区):以一流作风创一流业绩
青岛日报 2022年04月16日

双创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双莱一体化发展规划

中建材5.0中性硼硅药玻作为青岛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莱西分会场

上海衍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半导体项目签约落地

智能制造产业园全面竣工

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计划2022年招生

跨境电商产业园即将投入运营

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中科曙光国家级实验室开始装修

官道小米

力同心担使命,踔厉奋发逐梦行

 亮点工作回眸

 2021年,莱西经济开发区和龙水社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和“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经济开发区在2021年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大幅跃升,创历史新高,获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服务业特色小镇、省医养结合示范镇;龙水社区获评青岛市2018-2020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21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经济发展主业,充分释放改革活力。经济开发区和龙水社区采取“统一领导、分线作战、业绩共享”的工作机制,分别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领域发力,释放“1+1>2”的叠加效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9%,高于全市增速29.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高于全市增速13.5个百分点;外资到账同比增长29.5%,高于全市增速47个百分点,全市占比39.2%;内资到位同比增长210.8%,高于全市增速128.1个百分点,全市占比23.3%,实现逆势攀升。

 强核心、固堡垒,在砥砺前行中持续提升作风能力。开发区改革伊始,就将作风能力提升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党建引领、放活薪酬、考核实绩、强化培训,淬炼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招商集体,成为全市经济队伍的生力军。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开展走访活动80余次,走访群众5000余人次,列入工作清单25项。改造提升南龙湾庄党建示范点,打造七星河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落实“党建+积分”三级考评制度,开展“警村共建”工作,创新推进新村治理。在南龙湾庄社区党委与龙水新村党委联合成立“湾合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党建统领,以强带弱,南北协同,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官道小米产业园,实现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优势。

 培育产业生态,做好“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围绕新能源汽车、空天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4个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招商,向3个拓展园区推介青岛首个高端汽车总部企业高合汽车等重点项目18个;助力打造“江北休闲体育名城”,全市首家公立本科院校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工建设,擦亮我市“世界休闲卓越城市”名片;发挥资本力量,导入全市第一家即将在主板上市企业新焦点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发展工业楼宇,全市首个容积率突破2.0的工业项目青北高科园拔地而起;聚焦“四新经济”,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中科曙光数创液冷产业创新基地、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等一大批新项目落地,中建材5.0中性硼硅药玻投产后将有效解决我国药用玻璃被“卡脖子”问题,占地530亩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投入运营。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产业新生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新动能。

 与时代同频共振,以创新作笔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实行企业服务“网格制”,创建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8大类别78项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实现历史性突破。核心区新认定青岛市“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呈倍数增加,纳税过百万的市场主体突破268家;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基本形成。电商产业园获评青岛市2021年度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聚集了天天购全媒体产业中心、佰思益嘉跨境电商产业园、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逐步形成国内、跨境、乡村振兴全方位覆盖的电商产业格局;打造智慧园区,“莱西一张图时空大数据平台”、园区可视化管理系统有效推进了园区数字化、招商精准化、管理精细化。

 提升城市品质,扮靓城市发展的“面子”和“里子”。重点围绕两个“一百万”目标,在智能制造产业园、青北高科示范区分别打造一百万平方米工业园区,投资2.1亿元实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四纵五横”、青北高科园“四纵四横”交通路网格局。东部城区首家星级酒店兰欧酒店、汇聚“双莱”财富的金融中心、立足现代消费趋势的洙河客厅、加入文创IP的电商街区,在不断涌现的城市化符号里,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区,正延伸城区发展空间、回应人们对城市的想象。全力推动旧村改造,水磨灌417户居民已分配安置房750套,拆除旧房400余套,回迁率87%;星河庄310户居民已分配安置房335套,拆除旧房290余套,回迁率93%。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投入近4000万元,对16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对黄河路、泰山路等10余条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优化居民出行环境,美誉度不断提升。

 主动拥抱“双莱”,推动胶东经济圈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平台公司、510家企业通过“双莱”跨境电商协会实现产品出海、1660人在“双莱”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动“双莱”优势产业迈向集群,全省第一个跨区域合作方案《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省内三大经济圈首个示范区花落莱西,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有了具体路径,我们在被历史选择的同时,也在努力创造历史。资源要素互补、基础设施互通、民生服务共享,“双莱”一体化发展正在展现其巨大潜力。

 办实事解民忧,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围绕民生所需,聚焦急难愁盼,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民呼我应”工作机制,办理为民服务热线2956件,代办物业、企业欠薪等事项90件,答复率达到100%,满意度达到98.6%以上。深化“网格化+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做优“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化解在基层,为民服务热线投诉率较2020年下降38%,2020-2022三年信访积案化解任务,截至2021年底已全部化解。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开展困难救助17例,救助金额6.4万元,受理居民养老业务3000余件、居民医疗业务2600余件、就业和创业业务3000余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资268万元新建文化休闲广场3处,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万友啤酒节、第二届七星河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滨河小学、苏州路幼儿园、龙水小学、北京路小学的校舍改造和滨河社区幼儿园整体搬迁。

 勇立潮头敢为先,擎旗奋进正当时

 2022年发展思路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双莱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等多区叠加政策优势,鼓起“万事有解”的精气神,聚焦“12345”发展思路,锚定“融入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统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城区”2个目标定位,争创“青岛市首个零碳示范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类标志园区,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抓发展,开展4线产业招商。在做好充分调研和头部企业研判的基础上,形成了4条重点产业链招商全景图,围绕存量核心企业,瞄准重点目标客户,实行挂图作战。依托高合汽车、北汽制造等整车制造企业,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依托中科曙光、中科钢研、有研新材、纬而视电子等头部企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依托北航青岛研究院,培育“1+2+N”空天装备产业体系:即引入北航青岛研究院莱西分院,落户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院2个核心项目,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进驻;依托东部新城区域特点,在北京东路打造中央商务区,在上海东路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以金融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抓布局,打造5大功能板块。沿北京东路打造中央商务区板块,依托青啤健康饮品、华人运通科技、农商银行、华海保险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以及金融服务产业。沿G308、扬州路工业带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区板块,重点布局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在龙青高速莱西东出口以东区域打造青北高科园板块,与莱阳经济开发区形成互联互通,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教产业。在上海东路及常州路区域打造数字经济园区板块,聚集短视频商业摄影、VR开发、大数据运营、电商品牌孵化、智慧仓储为一体的数字经济生态。沿草泊河生态轴打造颐养健康板块,目前全省最高端的桃园东方健康颐养中心已投入运营,将继续进行周边商旅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抓党建,夯实基层党建新堡垒。通过将党建工作和特色工作、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打造初心领航双莱、七星河新村等党建品牌,推动双莱一体化、新村三资融合向纵深发展。探索建立适用村改社区的“两委”工作机制,打造南龙湾庄村改社区示范点,推动村改社区逐步规范化运行。创建苏州路社区党建示范点,对苏州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重新选址打造,标准化建设各个功能室,挖掘苏州路社区工作亮点,打造北京路党建会客厅。探索建立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加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打造红色物业。打造天天购“党建+团建”非公组织党建示范点,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为抓手,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和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争当全市排头兵。

 抓城市更新建设,打造文明城市新引擎。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组建工作专班,一村一策精准谋划,全力抓好水磨灌、星河庄、沟上等老项目攻坚扫尾工作,适时启动草泊、白酒厂片区改造工作,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持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北部园区推进济南路向西延伸至绍兴路,完成中科路绿化、扬州路污水管网等工程;东部园区完成青北一路、金山东路、青北二路等道路提升工程;南部园区利用中央专项债资金,完成长江路等14条道路及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做好北京东路和上海东路两条城区主干道城市更新、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四新”项目引进、成立专业化人才公司,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人才集聚和产业升级。

 抓乡村振兴,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辖区东部,沿七星河两岸,以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为龙头,持续打造一二三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石磨香油等“一村一品”七星河品牌影响力。在辖区北部,继续深化“南北融合”发展,沿洙河两岸,打造提升官道小米产业园,在去年流转300亩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1000亩。在辖区南部,以新安水库为中心,流转土地,发展休闲、垂钓、采摘等文旅产业。同时,挖掘村庄历史,讲好村庄故事。

 抓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投入,启动苏州路小学扩建工程,新建苏州路幼儿园,改造提升开发区卫生院,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乡村旅游,发掘一批农家采摘园,并举办系列“采摘、丰收文化节”,丰富村(居)民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网格化+六位一体”,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搭建居民与政府沟通的平台,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形成治理共同体。

 姜英军 褚浩雪 姬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