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五
初出茅庐 工运先锋
王星五(1905-1933年),原名王佐仁,又名王荩臣。出生于浮山后村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习武,练就刚健强壮的体魄和不畏强暴的性格。小学毕业后,考入胶济铁路机械科当养成工,在火车上擦车、烧水。因无法容忍日本人对中国工人的蛮横欺压,他带头痛打日本工头,被开除回家。
1922年,王星五考入日商开办的钟渊纱厂做工。随后又与20余名同乡工友一起被送往日本神户学习纺纱技术,期间,工友们经常遭受日本人欺凌和压迫。王星五主动教授拳术,鼓励大家不畏强暴,并组织成立“兄弟同盟会”,进行坚决的斗争。1923年春末,王星五回国后继续在钟渊纱厂做工,他领导的“兄弟同盟会”在纱厂工人中影响更加广泛,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力量较强的工人组织。其间,王星五领导纱厂工人多次进行增加工资、不许打骂童工等斗争,已然成为钟渊纱厂工人的主心骨。当时,正值邓恩铭到青岛传播马列主义,筹建党团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王星五在其影响下,接受新文化的洗礼,不断汲取革命思想,积极投身于青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5年春,王星五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创建支部 开辟阵地
1925年7月,王星五因参加青岛工人同盟大罢工而被逮捕,出狱后由党组织安排到北京学习。他惜时如金、勤奋好学,随着知识不断积累、眼界不断开阔、思想不断升华,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6年春,王星五返回山东,先赴淄川开展工作,不久又赴青岛担任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简称青岛支联)书记。当时,青岛革命正处于困难关头,党组织接连遭到严重破坏,斗争环境十分险恶。他建立起青岛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浮山后村党支部,不久又在唐家口村、埠西村、李村等地先后建立党组织。
王星五不断壮大青岛团组织的同时,培养发展进步青年入团。他亲自动手编印《青岛工报》《胶东农报》等报纸和传单,在工人和农民中散发,又在浮山后村办起武术馆和同乐会,影响越来越广泛。仅一年多的时间,青岛党组织建立起27个党支部,党员100多名。山东省委报告中这样写道:“王星五对党认识清楚、工作能力强。在青岛做工作颇久,色彩甚鲜。”
清正廉洁 后世楷模
王星五担任中共青岛支联书记期间,收到同志们筹集的100块银元,作为营救狱中战友的经费。他把装银元的布袋暂时放在自家东间炕头上。恰逢妻子领着女儿去浮山挖野菜回来,女儿到东间看到了布袋,摸出一块银元,高兴地喊奶奶去买火烧吃。王星五听到了,疾步上前把银元夺了回来并责骂孩子,奶奶看到孙女吓哭了,难过地对儿子说:“她才四岁啊,家里三天没有干粮了,天天吃野菜喝稀饭……”但王星五内疚地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安慰,钱依然一分不少地送交党组织。
建立发展党组织需要不断扩大党员队伍,王星五经常到各地宣传发动,来回奔波忙于工作。随着斗争环境越来越残酷,他多次路过自家门口却没敢踏入半步,只能远远地瞄两眼。王星五的母亲在一次搜查中被商埠警察打伤,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去世。王星五父亲为营救狱中的儿子,卖掉仅有的两亩土地,失去收入来源,生活日渐贫困,后病逝。因遭受酷刑折磨,王星五身染重病却得不到及时治疗,于1933年在狱中病逝,终年28岁。他的妻子带着孩子艰难度日,不久,唯一的女儿也因饥饿生病死去。
王星五一生三次被捕,长期坐牢。面对敌人多次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从容冷静、大义凛然。王星五为了革命奉献一切,包括他的生命,他的孩子,乃至他的家庭,是人们心中无私奉献的楷模。1984年1月,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王星五为革命烈士。
(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 崂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