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兴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剪辑 纪宣呈
青岛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基础优势,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目前许多高校院所内设有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专职工作人员作为技术经纪人,每天接触最新的技术和成果,同时将足够多的商业需求方资源有效整合、精准对接,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通科技创新的瓶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培育技术经纪人队伍,生物物理学专业的博士后李兴便是该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的一员,他走出实验室,走上谈判桌,转变身份成为一位牵起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技术经纪人。从“只懂科研”到“尽可能什么都懂”,从“小白”到“科技星探”,李兴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想让科研成果变“商品”
李兴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生物物理学相关专业,在海外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继续博士后阶段的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是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青岛市共建的国立科研机构,并于2020年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和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形成了“所、院、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2020年,了解到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需要一名在生物学领域促进成果转化的工作人员,我很感兴趣,决定试一试。”李兴说,“我很想看到一些科研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商品,让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李兴有着丰富的科研学术经验和技术背景,这让他能在研究所广阔的科研成果优势下,精准地理解教授、科学家们的技术和项目,深度挖掘源头创新资源。要想做好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对话的“翻译”,李兴首先需要“打磨自己”,他不断拓展自己的产业知识,提高市场预判能力,熟悉政策,还要懂金融、法律、知识产权、公司股权架构……“唯有技能傍身,才能获知双方深层次的需求,通过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专业化科技服务,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与价值转化。”李兴说。
近5年的锻炼和积累,李兴从一名比较内向的科研人员,成长为成熟的技术经纪人“实力派”,能熟练应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全链条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服务。在李兴看来,持续学习的能力、专业能力、系统思维与项目管理能力、市场与行业分析能力,都是一名技术经纪人必备的。
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加强成果转化为主要途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理念,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其中,成立专班探索“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是重点举措之一。
针对成果转化的瓶颈堵点,研究所以打造系统集成与概念验证平台为创新举措,构建了包括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系统集成工程中心、国有资产监管平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的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以及“小核心大网络”的技术经理人队伍。2024年,青岛市建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产研对接与成果转化专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转化。研究所也成立由所长牵头、相关部门、团队组成的工作专班和多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市、所深度融合,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新模式。首批选取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硫化物固态锂电池、烃基生物柴油/航煤等、合成生物和绿色甲醇作为专班第一批重点推动项目,按照“转化一批、熟化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推动重大成果就地转化。
技术经纪人的5种角色
在今年1月份举办的2024年度“青岛好成果”嘉年华活动上,李兴因在研究所微生物制造工程中心“甘油葡糖苷的绿色合成”项目中发挥的“穿针引线”作用,获评青岛市年度“科技星探”,该项目入选“青岛好成果”转化案例TOP10榜单。
在“甘油葡糖苷的绿色合成”项目中,为更好地助力成果转化落地,李兴和团队多次对接专业机构,为科研成果专利的拍卖提供全程服务,最终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价1000万元完成竞拍。“甘油葡糖苷的绿色合成”项目成功采取公开拍卖的方式实现了专利转让,探索了国有无形资产的定价交易机制。
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通过一个“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漫长且复杂的过程,让躺在实验室里的论文变成走向市场的商品,经历的难题有很多,甚至被称为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李兴介绍,要陪伴创业者穿越“死亡谷”,多模式融通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和复合型多元化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至关重要。研究所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优势,探索形成了“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引进落地”三类成果产出模式;与企业灵活选择“项目合作、共建平台、战略合作”三类产研合作模式;采取以“许可/转让为主、审慎作价入股、有条件的开展自主创业”三类成果转化模式,鼓励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产研合作,“做到不以模式影响成果落地转化”。
在李兴看来,“一名优秀的技术经纪人要扮好5种角色,首先应该是负责科技创新和商业应用之间沟通的角色,其次是整合各方资源的角色、成果项目转化的商业导师角色,并通过项目管理者的角色来积极推进项目的实施和落地,最后是价值创造者的角色,来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价值。”他提到,在创业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技金融的支持至关重要。此外,科技成果市场化或商业化应用应面向全球市场,因此需要接触国内外更多的信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并寻求更多的应用机会与合作契机。
相关链接
建立技术经纪人培育成长机制
2024年,我市印发《深化产学研合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要依托国家、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系统开展初、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培训。聚焦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和应用场景,组织技术经纪人实训,每年培养300名懂产业、悉管理、能实战的高水平专业化技术经纪人。根据需求挖掘、成果转化等绩效,对技术经纪人给予适当激励。
在青岛市印发的《青岛市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十条措施》中,也明确建立技术经纪人培育成长机制。包括,支持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相关学历教育;探索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实施技术经纪人培育工程;建立技术经纪人积分评价体系;将技术转移人才纳入“青岛拔尖人才”选拔范畴,单设技术经纪人序列等。
本版撰稿摄影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实习生 纪宣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