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里院

青岛早报 2024年08月22日 王溱

  ●王溱

  里院文化引起不少人的兴趣,一些完成修复改造的里院也向公众开放,人们从中可以回首、追溯,感慨万千。

  里院是青岛特有的民居建筑,始建者是德国人。当年德国人侵占青岛,修建了不少欧式建筑,里院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只是跟那些颇为气派的高级住宅不能同日而语。前者可谓“阳春白雪”,后者则是“下里巴人”。

  里院最早出现在市南区和市北区,当初德国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这两个区域。当年的城市建设规划,也是以这两个区为主。时代局限,德国人的眼睛当初只盯在了眼前较为繁华的区域。

  里院的形状为方形,四面是楼房,中间围出一个院子,有一个大门通向外面。其实这种建筑模式在青岛各个区域几乎都能找到,只不过未必都叫里院。比如我住过的台东区,当年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很多路段都有类似里院的建筑。我住的是个院套院的大杂院,有一个大门,进去后里面还有五个小院,除了其中一个不像里院,其他四个是很典型的里院模式。即方形结构,有一个院门通向外面,四周是住房,就像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只不过规模比四合院大得多。

  德式里院的底层多为商业用途,二层以上才是住宅。这很符合外国人的居住理念:生活方便。院落附近就可以获取商业服务,布帛菽粟,柴米油盐,顺道随手即可买到,省时省力。现在的小区建设也大都奉行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发大片住宅,必须配套大型超市或品种齐全的商业网点。然而里院似乎缺少这种考虑周全的生活环境,虽然居民密集,但周边基本没有商业可寻。无论是简单的生活必需品,还是上点档次的物品,都要到较远的商业区购买。当初住的大杂院,周围几千口人,只有两三个小杂货铺,卖些酱油、醋、香烟、糖果,连菜店都没有。从这点看,市南市北之外的所谓里院,只是形式上的雷同,实质上还是有差别的。这也可能就是迄今尚还保留的370处里院建筑,都集中在市南和市北的原因所在。那些貌似的里院,早在十几年前就消失殆尽。棚户区改造的主要目标就是大杂院,而市南市北之外的居民区,恰恰符合这些条件。

  里院虽有北京四合院的架势,但远没有四合院的清静与品位。里院的建筑模式决定了居民的层次,不会太穷也绝对不是有钱人家。然而,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自有其法则和乐趣。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院落里生活,谁家有个什么新鲜事,立马全院都知道。相成相辅,谁家有困难,全院邻居也会伸出援手。为什么许多人怀念里院,有关部门还下本钱修复并赋予新的内容,就是因为里面有满满的情怀,满满的故事和满满的念想。人们在怀旧中回味往日的生活点滴,回想一家一户曾经朝夕相处的快乐,以及发生过的那些平平淡淡却又刻骨铭心的往事,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会平静。这种情感珍贵、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