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麦11号。
张玉梅教授(右)率领团队多年进行育种研究工作。
早报8月21日讯 8月21日,青岛农业大学与山东青泰种业有限公司、无棣惠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以100万元价格转让学校育成的国审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生产经营权。此次转让为近年来旱地小麦生产经营权单笔转让金额最高。
十年如一日深耕旱地育种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而作为主产区的黄淮冬麦区在小麦生长季干旱少雨频发,加之旱地小麦品种相对缺乏,严重制约了旱地小麦稳产增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青岛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十年如一日深耕旱地和盐碱地小麦育种,开展抗旱耐盐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抗旱耐盐优异基因资源挖掘与突破性小麦新品种培育等研究工作。此次转让的国审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由张玉梅教授率领团队于2008年以莱农0144为母本、烟农21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系谱法连续多年定向选择,最终于2015年育成。
由青岛农业大学张玉梅教授团队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11号”(国审麦20241053,鲁审麦20210018),在山东省两年旱地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30%,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两年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92%,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增产6.43%,表现出了优质新性状。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认为该品种为中强筋小麦。
抗旱耐盐性赢得企业青睐
张玉梅教授介绍,“青麦11号”抗旱耐盐性尤其突出,在平度试验田一水未浇的条件下,实现超650公斤/亩;在东营盐碱地试种,超500公斤/亩。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为,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运城、临汾、晋城)以及陕西(咸阳、渭南)等地的旱肥地种植。
该品种在旱地、盐碱地的突出表现,很快赢得企业青睐。“在当前干旱频发、土壤盐碱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青麦11号’对保障夏粮稳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山东青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法学表示,公司将通过自主繁种及“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该品种,计划3年时间内推广种植300万亩。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生物技术、核心种源、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形成了立足本校、服务三农,持续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图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