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师与“老”学生处成忘年交

市老年大学将迎来四十岁生日 师生共谈他们眼里的“第二个家”
青岛早报 2024年07月09日 吴涵

  毕雯祥(白衣)在老年大学教授笛子演奏。

  宋敏(左一)为社区献上书法作品。

  扫码加入

  早报银龄俱乐部

  从建校初期简陋的租赁教室,到拥有32间教室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书法、绘画、摄影、声乐、舞蹈等数十门课程门类齐全、种类丰富,从5个教学班511名学员发展到300多个班级,在校学员近10000人次……不论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规模,还是设备完善的学习条件,青岛市老年大学作为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老年学府,都是吸引无数老年朋友的所在。成立于1984年11月,正值建校四十周年,青岛市老年大学如今“风华正茂”。

  90后“小”老师毕雯祥

  在忘年交中收获彼此的成长

  在老年大学任教已有三年的毕雯祥是一名教授笛子演奏的老师,谈起对老年大学的教学经历,她感触颇多。

  因母亲而选择老年大学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和老年人打交道有代沟,但我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的感觉,同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十分温暖感人。”毕雯祥今年31岁,身为一名“90后”,她十分享受在老年大学教课的时光。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课程,不论是喜欢歌舞,还是喜欢书画,或者只是单纯想要强身健体,几十种课程,为老年朋友提供了很多选择,使大家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毕雯祥告诉记者,她来到老年大学教学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我的母亲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人,平时她喜欢弹弹琴、跳跳舞,业余爱好很多,经常走出家门和老姐妹们交流生活,交流爱好,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跟同龄人很不一样。”毕雯祥从母亲的身上看到一位“老有所乐”的老人的风采,而老年大学正是一个能够让老年人学习、社交的平台。“与同龄人一起学习、交流可以缓解大家的孤独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下定决心,来市老年大学教学。”

  学生的用心让我动容

  为了做好老年大学的工作,给学员们提供最为通俗易懂的课程,毕雯祥下了不少功夫。笛子演奏的课程报名门槛并不高,只要感兴趣,谁都可以来学习,所以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班上既有零基础的新学员,也有本身就是笛子爱好者,并且已经学习过很多年的老学员。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有所收获,毕雯祥在工作中总结了不少经验。“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功的学习,又要兼顾学员们想提升演奏水平、增加曲汇量的需求,就需要不断平衡教学节奏,兼顾大家的进度。我想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谁也不能掉队。”毕雯祥介绍说,像自己这样的工作态度,在老年大学的教师团队中是共识,大家都想尽自己所能,把课上好,把学员带好,让慕名而来的老年朋友们都能在这里有所收获。

  “我们班上有位80岁的学员,每周都坚持从西海岸新区来到市南区学习,可以说是风雨无阻。碰上雨雪天气,我们都担心老人年纪大了,路上不安全,便建议75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用来,但他还是坚持来上课,说不愿意落下每一节课,担心落下课程进度,追不上班级的节奏,拖大家后腿,便叫自己儿女开车接送自己上下学。”毕雯祥提到班上的学生,就关不上话匣子,学员就像她的家人一样,他们的大事小事,她都如数家珍。

  “有家里儿女常年在国外工作的,想接老人去小住,结果和课程发生了冲突。老人思来想去,还是舍不得离开课堂,舍不得老年大学的老师和朋友,最后还是决定留下学习。我记得有一年,新学期开学时,我们班的老班长刚动完手术,还在恢复期就来学校了,我告诉他还是先在家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再来,他执意留下,说新学期第一课不能给班级掉链子,不想辜负我的付出,当时我就忍不住落下泪来。”毕雯祥感慨万分,学员们对老年大学的真挚情感总是令她动容,不论是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相处日久的师生情,以及大家相互间无微不至的关心,俨然是个友爱和谐的大家庭。

  在这里我们互相学习

  “来到老年大学以后,我才发现,这里每一位成员的身份都不是固定的,大家来到这里,就是相互学习的。我作为老师,教授大家音乐知识,学习乐器演奏,同时我又能从老朋友们的身上汲取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沉稳平和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们都是来学习的,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毕雯祥对此也深有感触,在教学过程中,她不光是一名教师,更多的时候,他们都是追求进步的学习者。

  “希望老年大学越办越好,普及面越来越广,让更多的老年人有机会加入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老有所乐。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毕雯祥说。

  71岁“老”学生宋敏

  在校连读8年不舍得离开

  今年71岁的宋敏是市老年大学的老学生了,八年来,她先后学习了多门课程,从声乐到书法绘画,她都愿意尝试,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这里充满人情味

  “看到老年大学课程这么丰富,我都想试试,反正退休在家也无事可做,不如多学点感兴趣的课程,这个学期学习绘画,下个学期再试试唱歌,都是很有意思的。市老年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师资力量,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更新设备,说明社会重视我们这些老年人的需求,一直在努力提供最好的资源给我们。”宋敏见证了老年大学这几年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教室里的教具也从黑板替换成各种新媒体设备,她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老年大学学习的想法。

  在市老年大学学习多年,宋敏也早就把老年大学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老年大学就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的领导和老师都十分认真负责,我也认识了许多朋友,来这里学习就像回家一样。”宋敏回忆说,在绘画班上课的时候,班上有时候会组织写生,老师和领导每次都会千叮咛万嘱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让她由衷地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正上着课呢,突然有位同学心脏病发作了,我们都被吓了一跳,赶紧联系了老师和领导。老年大学的领导们十分冷静,当机立断派车送他去了医院。看到同学转危为安,当时我就觉得,老年大学不仅是教学水平到位,在安全应急等方面也是很有保障的,我们来这里学习,自己和家人都放心。”宋敏说。

  在这里追寻梦想展示风采

  “老年大学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需要集体中的每个人共同付出。”宋敏告诉记者,“班级里有班长带头督促我们积极学习,支持老师工作,整个班级的同学既团结友爱,又有学习激情,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什么事情做不好?”宋敏十分感激老年大学提供的这个平台,在集体中,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信心。“可能很多人觉得,老年人只需要在家带带孩子、做做家务、晒晒太阳就好,但老年大学让我看到了老年人的更多可能性,大家通过老年大学提供的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追寻自己的梦想,可以说,老年大学就是一个由梦想、自信、友爱所构筑的聚合体。”宋敏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见习记者 吴涵 图片由市老年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