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多年前读一位外国人记叙中国现代社会进程中某个大事件一书时,有个细节一直难忘,就是某人是否参加了某会,说法不一:当年曾在现场的有说参加了,也有说没参加。到底参加了与否,没有定案。当时还不理解,这样的问题也需要再三核实和考证吗?参加与没参加有那么重要吗?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明白了对于历史的关键节点来说,当事人的在场与不在场,意义重大。之所以想起了这件事,是因为读这本新书《官家的心事》。
在《官家的心事》或说“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一书里,开篇吸引我的就是宋朝皇帝的心事——或说宋太宗的心事:宋太祖赵匡胤是靠结拜兄弟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当时有没有参与陈桥兵变呢?这个问题在宋代史书中有完全不同的记载。在官家史书中,宋太宗不仅出现在兵变的现场,而且还是这场兵变的重要策划者,在将士们“叫呼而起,声震原野”时,他与其他人一起进入赵匡胤的大营劝进,将兄长拥立为天子。依照修史制度,新皇帝要为前朝皇帝修一部编年实录,也就是说宋太宗要为宋太祖修一部《太祖实录》,修成后宋太宗直接审查。但是,宋太宗对《太祖实录》的某些内容极其不满,下令重修。
重修《太祖实录》的任务给史官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有人因此抑郁而终。直到宋太宗去世,新版《太祖实录》也没有完成,一直拖延到第三任皇帝宋真宗时代才定稿完成。在这部新修的《太祖实录》里,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就直接参与了陈桥兵变的策划与劝进。但是,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的史官中有位王某,就与主持重修的宰相闹翻了而被贬官,四十八岁时就郁郁而终。王某被贬官的原因就是不识时务,他认为新版《太祖实录》的记载与史实严重不符,他说他年轻时代就是在太祖朝,他了解的那段历史与现在史书的说法很不一样,他有责任把这些记录下来。他私下写了一本《建隆遗事》,所写所记就是他所经历和知道的太祖朝初年的史实。
这本《建隆遗事》自然触犯了时忌,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也就成了宋朝有名的禁书。北宋时,这部书还在小范围内私下流传,到南宋就已经失传了。但因为是热门禁书,南宋时还有书商伪造此书。这部书虽然失传,但在北宋时看过这部书的邵某把他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笔记中,现在还能从《邵氏闻见录》里读到《建隆遗事》的某些内容,例如关于陈桥兵变的片段:大意是当时听到赵匡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的消息时,还没有起床的赵老太太不慌不忙地继续睡觉。直到赵匡胤派亲信来向老太太报告时,老太太才起床夸赞她的儿子真有出息。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这一句话:“晋王辈皆惊跃奔马出迎。”晋王是赵光义在太祖时代的封爵。也就是说,赵光义听说陈桥兵变的消息后非常吃惊,立即跃马出城迎接赵匡胤。这段话说明赵光义既没有参与陈桥兵变,更没在陈桥兵变的现场。至于后来官家修的史书里说他在现场指挥陈桥兵变的记载,当然是特意编造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上那些官家修的所谓正史未必就记录了历史的真相,但民间个人记录的野史笔记,往往给后人留下了真实的记录。而对于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宋朝而言,如何呈现历史的真相也就有了更复杂的面貌。就像《官家的心事》开头所说:“不研究宫廷政治,就读不懂宋史。”两宋三百年的历史,留给后人的印象往往也是呈现或褒或贬截然不同的印象。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宋朝历史的诸多关键问题都被有意遮蔽,或说“缺失了关键,整体就被打得零碎,不同人将碎片想象成宋朝的全部,就会造成截然相反的印象。”在《官家的心事》一书作者看来,宋朝的历史问题被掩盖得面目全非的关键问题,就是宫廷政治。而这本书所做的,恰恰就是揭示宋朝三百年宫廷政治的被遮蔽的真相。就像张明杨所评价,该书将宫廷政治这个原本被视作边缘细节的点作为主线来重述宋史。也正因如此,该书展现了“风雅宋朝”的另一面。
《官家的心事》里有这样一句话也引起我的兴趣:“《水浒传》里的大英雄鲁智深的原型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了解这点才能真正体会宋朝的重文轻武。”该书作者说,赵匡胤行伍出身,与鲁智深的早期形象非常接近,“他们都是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军官。只不过赵匡胤生活在五代,趁某个机会当上了皇帝,而鲁智深生活在北宋末年,他只能去当和尚、山大王,然后接受朝廷的招安。”由这段话,不由又拿起这本虞云国的《水浒寻宋》,再次细细阅读起来。由官家的心事再去看活色生香的“风雅宋朝”的市井烟火生活,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作者简介:薛原,副刊编辑,著有《文人谈》《画家物语》《闲话文人》《南海路7号》等。